一只圆馒头轻易地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其蹿红的速度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一只圆馒头轻易地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其蹿红的速度令所有人目瞪口呆。这源于一个“国家新标准规定馒头必须是圆的”的传言,但国家粮食局已表示,该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在对误导公众的媒体提出质疑之余,政府部门是否也该反思,我们是否缺乏一个有及时、准确和全面的政策透明的发布的平台。政府在政务信息透明公开化政策的游移不定怎能不让性急的媒体施展十八般武艺?
馒头的风波可能很快将平息,但一只形象模糊怪异的“华南虎”却是公众持续讨论的热点,相比矿难等突发性事件此起彼伏、公众注意力转移之迅速,这场对于“周老虎”的事件争辩竟已持续了近一个季度,尽管普利策也说过:“在一件事情的真相被彻底弄清之前,决不放过它。连续报道!连续报道!直至问题真正被弄清。”但如此长时间持续报道一个事件,并引发2007年中国媒体和“倒虎”网友持续时间最长的揭“伪”行动,在中国新闻史堪称空前。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纪录片《打造尼斯湖怪》,该片全程记录了一个行动小组制造了一条“湖怪”并把它放到湖里“蒙”人的一个“恶作剧”全过程。不知我们是否有机会看到类似的详实记录片?
职权混乱与职责不清,没有人能为、敢为“周老虎”事件一锤定音,而这股质疑的风气甚至影响了大众对“嫦娥一号”传回的首张月球照片的判断,有网友甚至“适时”地抛出月球照“造假”的言论,怀疑照片是从美国剽窃来。
尽管绕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声泪俱下地表示,接到照片时“我们都落泪了。”但公众对权威部门的质疑却不得不让人反思。
公众在追寻真相的同时,也在拷问着社会与政府的公信力。
环顾四周,我们发现虚假已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假包子、假老虎、假药、假钞、假论文、假新闻……我们有什么权利去阻止公众怀疑一切?
如今,假的可能还有土地。
为招商开发一个“好项目”,广东英德几级国土部门上下串通,伪造21套虚假材料,居然顺利通过了镇、县、市三级政府共16道审查,骗征到1226亩土地。最后,因群众举报,在国土资源部查处下戳穿此骗局……
令人惊讶的是,清远市的干部对违法骗地作检查时,竟反复强调被查办项目的好处,部分干部群众甚至认为7名涉案人员是为争取地方好项目而作出牺牲的“英雄”……如果没有群众的上访,这个骗局或许又将瞒天过海。
当然,因这土地惹上麻烦的又岂止这几位“英雄”。
07年中国首富创造者杨国强也有点烦。
某媒体如狗仔般不知从何处夺得了两份“协议”,这让杨总愤怒了,其无奈地说:“早知道这样不上市多好。”杨先生也不必过于沮丧,在中国地产圈摸爬滚打数十年,“枪打出头鸟”之类的“潜规则”应该早已熟知。
相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开发商,往往只需几个门面便可开业的二手中介显然更容易实现“挥一挥手,轻轻地走”,只是临行要背上一麻袋钱。中天老板蒋飞,背着数千万购房款,魔术般地瞬间蒸发在深圳的喧嚣里,地铺行业资金监管的严重缺失暴露无遗,留下购房者的恐慌及评论家们有关制度、行业信誉的大批判。
当一幕幕巨额融资、天价地王大戏上演时,早已暴露了房地产行业的危局。当房价冲高回落并出现逆转态势,丧失风险意识、缺乏有效监管的企业们铤而走险似乎也就理所当然。
·拐点,在哪? 08/01/21
·新金融时代 08/01/21
·价格混乱的面粉 08/01/21
·猪肉、面粉、土地 二零零七的疯狂 08/01/21
·广东建设厅长:广深房价将回到理性 08/01/2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