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肩接踵,人头攒动,12月20日至23日,第二届成都二手房交易会在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举行,上千家中介机构,数万套房源以及主办方首次推出的“零费用淘房、自助式交易”等举措,使得交易会热闹非凡,然而因为市民的购买信心不足,数天时间的交易会,虽然主办方赚足了人气,但成交情况却很平淡,可谓是有温度没热度。
热:自助交易区“刚需”云集
“本次展会的人气比我们的预期要好些,人气较旺,但真正下手买房的却很少,大家都在观望。”一位二手房卖家向记者透露。在人气最旺的自助交易区,记者发现到这里咨询、淘房的多为3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属于结婚、拆迁购房这样的“刚性需求”。那些地段在二环路以内、面积在70~80m2、总价在3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二手房尤其受“刚需们”的欢迎,而这类信息几乎占了此次自助交易区推荐房源数量的7成以上。由于自助式交易为买卖双方制造了直接对面的机会,许多二手房卖家也聚集在了该区域,现场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令人仿佛置身菜市。一位姓李的先生向记者表示,这次逛房交会就是冲着经济型二手房来的,“原本打算花30万作首付款按揭一套新房,可是贷款利息一涨再涨,怕买得起供不起,还不如用按揭新房的首付款买一套便宜点的老房子稳当。”不过李先生并不打算在交易会期间下单,“政策越来越多,再等等看”。
冷:僧多粥少卖家抢中介饭碗
二手房中介和卖家之间本是相互依存的鱼水关系。然而,在本次交易会现场记者却目睹了一场卖家与中介之间的“内讧”。在自助交易区,几位手握卖价单的二手房卖家因为在附近某中介机构的促销区的椅子上休息,引起该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不满,双方恶言相向,几乎引发冲突。“现在的二手房市场是买方市场,僧多粥少啊!”一位业内人士道出了个中缘由。相对于经济型二手房的火爆,房龄新、价格高的次新房却乏人问津,本次交易会上,大量次新房源在手的中介,为抵御二手房卖家的“现场直销”,也纷纷玩起低价策略。
在成都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二楼的中介机构促销区,各中介机构在推荐栏上挂出的信息多为40万以下的房源,晃眼望去似乎成都楼价已彻底回归理性,然而真相却并非如此。为了解中介机构的低价攻略,记者以普通购房者身份走访了几家中介机构的促销区,发现中介机构挂的是低价经济房的“羊头”,卖的其实还是高价次新房的“狗肉”。在某中介机构促销区,工作人员从记者走进展区开始就不厌其烦地推荐手中的次新房,而对其挂在展厅醒目位置的低价经济房信息却视而不见,某中介机构员工坦言“主要是怕把买主吓跑了”。据介绍,现在买二手房的主要是自住客,买房投资的几乎难觅踪影。
说法:价格决定热度
由于这次交易会房源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交易会前业内人士对于交易量的预计其实并不乐观。小张是一位中介,他认为房子不好卖和房价过高有直接联系,从他了解和经手的二手房来看,去年春节前后,成都二环路内的二手房均价在3200元/m2左右,而到目前已接近4600元/m2。“市民来买房子,同样的面积和户型,2月、3月份的时候说找套20万以内的,而到4月、5月则只好说找套25万以内的,而现在要说找套30万以内的了。”所以此次交易会中30万以内的经济型二手房受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价钱越高买房的人就越少,消费需求并不能和消费能力画等号。
编者按:
楼市真相究竟如何?二手房市场作为房产存量市场,同时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其当前的变幻弧线就是房产市场的影子。在此恰值成都二手房交易会举行之际,本报特派多路记者深入二手房市场,试图打探出市场“真相”。相信我们今天推出这组有关楼市真相的报道,能带给行业和购房者些许启示。
·贷款难 二手房市场遇寒冬 07/12/27
·成都:二手房交易会有温度没热度 07/12/27
·成都:特“雾”迷城 07/12/27
·珠三角楼市寒流是否会蔓延全国 07/12/27
·龙湖:20.6亿“拿下”中关村 配建6000㎡廉租房 07/12/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