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的房价已成为阻碍人才扎根的壁垒,而武汉相对低的房价则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人才的外流,但在不远的未来,武汉会否成为下一个深圳?
高房价筑起一线城市人才门槛
如今,2007年的求职高峰即将过去,对于武汉各个高校的学生来说,昔日求职的黄金地点北京、上海、深圳,但如今高企的房价让学子苦不堪言:一线城市的房价已成为阻碍人才扎根的壁垒,而武汉相对低的房价则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人才的外流,但在不远的未来,武汉会否成为下一个深圳?
一封邮件唤起共鸣
11月17日,武汉白云黄鹤BBS,JobDiscuss版(求职讨论版)上,一封名为“我含泪拒绝了北京有色金属设计总院的offer”的帖子引发了不少学子的共鸣。一位自称为“无名小辈”的网友将自己给招聘单位负责人的拒信发到了BBS上,他在信中表示,自己是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的一名应届硕士。今年求职时,他如愿争取到了北京恩菲(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工作机会,虽然他自己觉得自己很适合这个岗位,自己也非常想去,但考虑到恩菲的工作地点在中国房价高企的北京,他思索再三,还是决定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在他看来,北京、上海、深圳是个有发展的地方,但自己想在一个单位扎根干下去,在那里成家立业的。但这三个地方的房价,单单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立足。有这样的想法也并非突发奇想,这位同学在邮件中表示:“我向我在北京的同学了解过,他们在北京呆了几年后,都有过几年跳到二线城市的想法,毕竟在那边,买房成家立业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小李也有同样的无奈:“北京一家公司也给我发offer了,我决定去,但我打算三年后再回武汉发展。毕竟那里的房价太高了,还是先去见见世面,三年后武汉见吧。”而在武汉一家上市公司子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的许晓强,在上海拼搏了五年后,还是决定回武汉发展,并将新家安在了徐东的一个小区:“没办法,上海房价太高了,如果不买房子,户口就很难定下来,孩子读书也解决不了。”
武汉房价目前有优势
作为二线城市,武汉的房价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的确有一定的优势。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10月份集中成交平均价格表”显示,北京10月成交商品房价格为14411元。一些重点城市的10月集中成交均价分别是:深圳10477元、上海则9848元。
高昂的房价让打算去这些城市发展的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即使是获得了那里的就业机会,也不是建设者的心态。将赴深圳一公司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张超就是这样想:“即使深圳关内的房价跌至1万元以下,我也绝对不会在那里买房子。”“那以后怎么办呢,总不能在一个没有固定住所的地方待很多年吧?”,面对朋友的询问,张超很无奈:“没办法,走一步看一步吧。”
而武汉相对来说比较便宜的房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武汉某大学电信专业应届硕士张志(化名)就是这样,在上海台达电力电子研发中心和华为武汉研究所之间,张志几乎丝毫没犹豫就选择了后者,虽然前者的年薪比后者高近3万元,但考虑到武汉的房价和较低的物价水平,张志还是决定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定在武汉:“我去华为武汉研究所所在的光谷软件园看过,离它最近的地产项目清江山水的均价是5500元/m2,这个价格我还能承受。在上海,我肯定不能想象自己在那里买房子,我向上海的师兄询问过,他月入12000元,但每月房贷都有8000元,这个包袱实在太大了。”
有类似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在席卷全国的高房价风暴中,武汉相对较低的房价成了不少人才的避风港,成为了一线城市人才战略转移的大后方,他们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工作几年后,转移阵地回到武汉。
武汉,会否是下一个深圳?
然而,武汉的房价也在经历比较高的涨幅,作为物价指数较低的城市,武汉的收入水平并不高。从某种程度上说,武汉的房价收入比也并不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武汉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但从房价收入比看,武汉的房价也并不便宜。上周末由市房地产开发协会、招商银行武汉分行主办的“房贷理财论坛”上,针对有记者提出的“武汉目前房价是否超过居民承受能力”的问题,易宪容认为,按照年收入5万元计算,房价在3500元~4000元/平米比较合适”,而据相关数据统计,武汉目前的房屋均价早已在6000元以上。
不久前,中国权威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昨天发布了对包含武汉在内的1050名职场人士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中部地区98.9%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承担的最高房价是50万元以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汉等中部城市中等户型商品房的价格开始进入到50万以上的区间,超过工薪阶层的购买力上限。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廷文认为,房价超出购买力不仅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也将让个人在培训、深造、兴趣爱好上的投资大为减少,应对风险能力大为降低,这让工薪阶层特别是白领成为受房价影响最大的人群:不仅影响其经济能力,也影响其职业成长能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武汉的房地产网站上,有武汉市民发帖,表达自己不得不因为高昂的房价离开武汉,到地级市城市去发展的无奈。
来自深圳媒体的报道显示,深圳医疗器械高科技企业迈瑞公司董事长徐航在被问到想要政府什么样的扶持政策时,徐航说,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比如降低一下房价,“我们说给人8000元的工资,房价却是一万元,你让我们怎么能招到人?”在高房价阻碍人才发展上,武汉会否成为下一个深圳,尚需时间考验。
·中国八城市房价现状及走势 07/11/29
·福州:房贷紧缩 引发楼市变局? 07/11/29
·众说纷纭新“限外令” 07/11/29
·南方香江持股香江控股51% 07/11/29
·11月份第四周3大片区市场探报 07/11/2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