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6.5%,再次达到近11年的高点,显示在监管部门接连推出控制物价举措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巨大,未来仍有必要出台更多政策措施平抑飞涨的物价。
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10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6.5%,在今年9月份涨幅略有回落后,再次平了8月份创下的近11年新高。
今年9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6.2%。此前,7月份和8月份CPI增速接连刷新10年多来的高点,分别达到5.6%和6.5%。
中国之前的CPI增速峰值为1996年12月的7.0%。
中国2007年6月份CPI增速为4.4%,5月份CPI增速为3.4%,4月份为3.0%,3月份为3.3%,2月份为2.7%,1月份为2.2%。
中国2006年CPI月度增速最高为当年12月的2.8%,最低为3月份的0.8%。3月份0.8%的增速也是32个月低位。
统计局周二同时公布,1-10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4%,增速高于1-9月的4.1%和1-8月的3.9%,也明显高于政府今年设定的3%以内的调控目标。
央行在近期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预计,今年全年CPI增速将在4.5%左右。
中国2006年全年CPI较上年同期增长1.5%,增速大大低于政府设定的3%的目标,也低于2005年全年1.8%的增速。
今年10月份CPI再次达到近11年来的高点,显示中国政府此前采取的种种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收效甚微,未来有必要加大调控力度以防止形势恶化。
近几个月来,猪肉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物价飞升,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包括投放中央储备活猪和食用植物油等多种措施控制物价。
同时中国央行频繁动用货币政策工具,以期减缓通货膨胀压力并抑制引发物价上涨的过剩流动性。
自2006年初以来中国已经6次上调基准利率(其中今年以来5次),7次上调贷款利率(其中今年以来5次),并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今年以来9次,最新一次调整将自11月26日起生效)。
此外,中国自今年8月15日起将利息税税率从20%下调至5%,此举相当于加息近72个基点。
然而,10月份CPI增速与中国目前3.68%的税后基准利率相比较,负利率水平仍高达300个基点,且连续11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显示未来加息的空间依然很大。
中国政府官员对于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十分关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不久前在多个场合重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
温家宝在周一的公开讲话中也表达了对于物价问题的关注,他表示,当前国内物价上涨是结构性问题,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困难,稳定市场价格。
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示,将加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尽管如此,食品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加之国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使得中国未来的物价形势仍不容乐观。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得不在已宣布今年年内原则上不再出台更多调价措施后,于今年11月1日起上调了部分成品油价格。
根据发改委的测算,此次调价将直接导致月度CPI上升0.05个百分点。
此外,国际游资因预期人民币升值将会继续大量涌入中国,造成中国国内流动性过剩,进而冲击中国物价水平,这也将增加中国政府未来的调控难度。
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中国当前流动性形势依然严峻,央行有必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工具,同时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
·10月中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5% 07/11/13
·10月北京二手房市场指数分析 07/11/13
·何世红:房地产能赚多少钱关键看政府 07/11/13
·9月CPI涨幅回落是否预示通胀压力减轻? 07/11/13
·中国地产这五年 07/11/1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