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杭州市第七届人居展上,众多房产开发商纷纷推出“欧陆风情”招揽客户,从“地中海别墅”到“苏黎士小镇”,从“威尼斯水城”到“戈雅公寓”,形形色色的欧式建筑似乎像星星点缀在杭州的青山绿水之间。然而,这种复制着“现代和时尚”的欧式建筑却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这些变形的建筑并没有完全包含欧洲建筑的精神内涵;也有人指出这是对欧洲建筑的复制与盗版,转而成为开发商赚钱的工具;甚至有人认为它破坏了杭州这座城市原有的建筑风貌,同时助长了楼市奢华风。
中国建筑PK异国风情
作为欧洲的知名城市,威尼斯、苏黎士在不知不觉中,正逐渐进入杭州普通老百姓的眼帘。这是因为许多开发商和建筑商在开发新盘时,往往将众多西洋元素“移植”到由其开发楼盘的规划理念和建筑风貌中。特别是在建筑外形、广场街区等的设计上,这些楼盘极具异域风情,尽量让业主更多地感受到欧洲城市的生活姿态。
比如一家开发商就如此描绘杭州一楼盘项目:“30多座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桥,围绕威尼斯城市人文景象。8大风景岛区依次展开,岛与岛之间桥桥相接,再现威尼斯纯正岛居风情。5000多米风情水街,家家临水,户户观景,勾画纯水岸生活,最大限度满足了人和水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
那么,这种照猫画虎的欧版宣传能不能起到好的作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俊认为,开发商自创欧化词作为房产名称并叫卖“欧式”风格,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部分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
曾经在杭州担任过市长的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现在的城市到处都是流行建筑、洋建筑,10年或者说20年后,也就是城市化定型后,在高处俯视整个城市,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建筑,惟独没有体现本地风貌的建筑。一些地方领导向外宾介绍自己所在的城市时非常骄傲,说有两三千年的建城史,但是我们却无法看到这个城市的中国历史痕迹。一旦文脉被毁,文明也无法承继。
追求生活品质还是攀比盛行?
对于这样的简单和大面积的模仿,人们到底是欢迎还是抵触呢?有人认为是房产开发商绞尽脑汁想赚钱,也有人认为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消费者可以找到各自喜欢的不同产品。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肯定满足了消费终端——购房者对生活品质的一定追求。
购买了杭州某具异国风情楼盘一套公寓的胡女士表示,对于国外的小城,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很多旅游类的节目让她对此心驰神往,她的一些朋友也把房子买在这里,因为感觉提升了一个档次。的确,在这个小区里,小船在楼下的河中穿行,还有雕花门廊和半月形的小桥。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小区让他们的童话梦想成真了。
于是,“摩卡”、“戈雅”、“格林”、“朗郡”、“爵士”、“斯坦福”等带有非本土色彩的词汇融入了楼盘名称。这些新楼盘已经对此前的“欧陆风”进行了反思,引入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欧陆风格,而开发商也瞅准了这个利益点。据了解,这些洋楼盘大都离杭州市区有些距离,但其价格却普遍高于周边房价,有的已经攀升到万元房行列。“享受经典欧洲的幸福生活。”一场颇具异域风情的苏黎士风琴派对不久前在杭州举行。在这场房产开发商组织的让准业主提前感受欧洲风情的时尚聚会上,一些购房者开始学会了该如何正确地品一口正宗的红酒……但有人提出质疑:一旦没有了房产促销的热情,开发商、物管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还有没有可能继续营造精致的欧洲生活?
南京大学国际传媒研究所所长潘知常教授认为,大多数人买房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卖房者则是为了追逐最大的利润。这种错位的主动权控制在卖房者手中,他们紧紧抓住买房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这一点,在广告上以构筑梦想的角度包装房子,使房地产消费变成了一种时尚消费、身份消费。
一名地产经纪商说,对于楼盘细节的出入,很多客户既没有意识到也不在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人都会说,他们看不出西班牙与意大利的风格和法国的有什么区别。
网友“购房很无奈”留言说,业主应该从漂亮的景观和外观中清醒过来了,为了住得舒适少些烦恼,更应该关注的是其内部质量。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蒋愈认为,由于西方建筑体系历史悠久研究深入,因此它们在设计上显得更人性化一些。而我国对传统建筑的研究相对落后,所以西式建筑受欢迎确也有其存在的道理。此外,在西方文化大量被引进的今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西方建筑的爱好也在所难免。但就其本身而言,他并不希望这样的建筑占领以“人间天堂”著称的杭州。
世界的不一定是民族的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欧美风格的泛滥破坏了中国风格的住宅,并批评说这是“自我殖民”的一种形式,是低劣的模仿。他们还指出,早在1999年6月,浙江省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就已颁发《关于规范使用城镇建筑物(群)命名标准的通知》,明确规定:城镇建筑物(群)名称的专名“禁止用人名和外国地名及其谐音命名”。
60多岁的“老杭州”谭祖英认为,目前很多介绍杭州的宣传片,都以高楼大厦等繁华场面为主,而真正吸引国外游客的还是杭州本地的最原汁原味的东西。“外国游客到北京,最喜欢去胡同里转悠,对他们来说,高楼大厦在各个国家都能见到,他要到杭州旅游,就是希望看到本地特色的。”他强调西子湖畔的老别墅、城隍山下的老房子如吴宅、明宅、梁宅等更能代表杭州。
城市建筑往往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凝聚力。资料显示,欧洲名城华沙,在二战中大部分建筑被炸毁。在重建之初有两种构想,一是从功能主义出发,另一种是恢复华沙的原样。通过努力,华沙选择了保留原样。当时流散在世界各处的30多万华沙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回去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很快恢复了它的历史风貌。
许多人认为,西方建筑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它们是用石头建的。而我国的古代建筑大都是木头建的,木头烂掉了,建筑就倒塌了。
蒋愈说,这在于怎样去保护,日本大阪是保持木结构建筑城市风貌的一个范例。“我去日本考察的时候,看到日本也有很多非本土式样的建筑,但都能看得出蕴涵着本土风格。之前的日本建筑很多也是西化的,但二战以后就消失了。我国目前‘拿来主义’式的楼盘可能是一个发展过程,但其中并不排除某些开发商炒作和牟利的因素。”
蒋愈表示,其实不管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只要是能让人住得舒服的就应该是好建筑,社区的环境和物业的服务也是百姓所关心的。目前对于中国传统民居的改造比较难,但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江南水乡乌镇的建筑。相信今后会有更宜居并更具中国元素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城市。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但是世界的并不就是民族的。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当失忆的城市一再逼近,我们是否还会希望居住在地中海边或莱茵河畔呢?
·陈绅的建筑设计哲学 07/09/18
·2007年7月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一) 07/09/18
·广州海珠楼购买主力回归本区人 07/09/18
·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07/09/18
·9个城市的9份建筑遗产 07/09/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