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谨防房地产要挟整个国内经济》让易宪容的名字为人们所熟悉。在04年的这篇文章中,易宪容提出“房地产业正挟持着整个中国经济,如果让国内房地产的泡沫任意吹大,破灭将不可避免。”易宪容这个大胆的论述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房地产业界也掀起了一场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
几年来,易宪容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不仅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纷纷向他约稿,许多网站在举办有关房地产的活动时,也不忘请易宪容来吸引网民的眼球。这个不做房地产,但却经常对房地产界发表评论的学者,成为中国房地产界比肩任志强、潘石屹等大腕儿的红人。最近,易宪容就国内房地产的一些热点问题,接受了《观点》杂志独家专访。
《观点》:经济体制改革与房地产发展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易宪容:房地产市场发展问题最核心的几个概念是土地制度和地方政府的权力问题,这个和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太大的关系,可能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此外还有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解决了。
房地产行业融资很轻松,目前没看到开发商碰到过太多的融资问题。现在开发商进入资本市场是因为资本市场融资成本低。
《观点》:您对香港模式批评比较激烈,它为什么不适合中国国情?
易宪容:香港模式肯定不适合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小地方的经济环境和法制条件都不一样。现在推行香港模式主要对开发商和政府有利,但是对民众没有利益可言。香港模式是高房价、高地价,高福利分房。香港政府公屋占50%,如果我国有50%的居民不进入房地产市场而由政府分配房子,这可能吗?我们的政府住房保障没有做。为什么学香港的东西学一半,甚至一半都没有学到。
住房保障体系本来不应该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核心,但是在香港是核心。美国住房保障只占4%,加拿大占6%,都只占很小的比例。香港则占60%,新加坡占80%,小地方的经济环境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学不到。人家的市场是投机市场没关系,因为人家低收入阶层是政府提供住房的,中低收入阶层有房子住。我们把香港最坏的部分学过来了,而香港目前经济最大的障碍就是高房价、高地价,我们学人家最坏的地方,但是人家最坏的地方的优点没学到,等于说是学坏的地方中最坏的地方。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这种模式对开发商和政府有益。
关键核心是土地使用权的市场流通问题。
《观点》:香港模式造就了房地产投机市场吗?政府打击炒作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易宪容:现在房地产市场完全就是一个炒作市场,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核心的东西不动,政府行政干预越多,人家规避的办法就越多,行政干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解决问题首先是确定一个房地产发展的基本宗旨,然后通过市场化来解决问题本身。现在进入房地产市场买房子的人都在做什么,百分之八九十都在用来炒作。这样的炒作最终的结果就是泡沫破裂。泡沫最终破裂肯定是时间问题。
《观点》:但我们没有看到泡沫破裂?
易宪容:政府政策不出台怎么破裂?政府出台的没有动到核心的东西,泡沫当然不会破裂。
《观点》:您认为核心问题是什么?
易宪容:利息啊。
《观点》:不断地加息吗?
易宪容:当然是不断的加下去,投资的利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几百的回报率,为什么利息才百分之三点几?
《观点》:有说法是现在的流动性过剩,所以钱都挤到房地产市场中去了。
易宪容:这是一个错得离谱的东西。流动性是货币的一个基本性质,货币的特性有多与少吗?只有货币量的过剩问题。货币多应该是通货膨胀。
《观点》:但社会上的货币多了,总希望能够好好的存起来,买房子不是很保值吗?
易宪容:房地产同样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政府最重要的是把未来的产值、未来的消费和资源体现。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东西。房地产这样的发展只会让全国人民成为房奴。本来房地产市场慢慢发展,现在全部提前了,最终导致了财富严重的分配严重不公。这个观点我会在博鳌论坛上详细讲的。
市场的关键是一定要让大多数居民能够进入房地产市场。
《观点》:还有人说土地抬升了房价?
易宪容:土地和房地产市场没有太多的关系,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土地永远是既定的,地球上的土地不会有多也不会少。人口密度不一样,所以根据不同的地方应该调整不同的使用效率,这是一个城市土地供给的环境问题,这是政府的问题。城市人口可能会变化,所以这个土地使用效率是不断调整的,这是一个长远规划的问题。因为假如说独生子女多了,一个城市的人口可能会逐渐减少,这样就要调整土地使用效率,因此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问题。现在问题是开发商都让父母把孩子的房子给买了,那以后怎么办?空置的房子肯定会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市场就有问题了。
·2007“城市•观点论坛”武汉、大连行现场实录 07/08/29
·24号文件实现的难度与挑战 07/08/29
·博鳌房地产论坛遇七年之痒600地产界精英聚首 07/08/29
·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 明星荟萃的思想盛宴 07/08/29
·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闭幕 07/08/2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