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华南楼事 >> 正文
    只用供需论不能解释高房价
    https://www.guandian.cn曹庆伟2007-08-22 15:15:33来源: [ 中国房地产报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万事达国际组织日前在京发布中国富裕阶层报告,对国内富裕人群的消费状况进行描述。报告显示,65%的富裕家庭拥有两处房产,且选择别墅作为第二房产的富裕家庭占到了83%。该报告的描述对象为北京、上海和广州3大城市的富裕阶层。

      在中国,家庭年收入达到2.5万~5万美元的人群应被界定为普通富裕阶层,家庭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的为富有阶层。经调查发现,上述人群购买第二套房产的时间大多是在2002年。当时中国缺乏相对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购买房产自然成为富人的投资渠道之一。报告同时显示,26%的富人拥有3处房产,且第三套住房的平均面积达184平方米。8%的富人拥有4处住房,购置时间都在2004年左右。

       从这个报告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应是投资需求旺盛。富人把手中的钱都变成了房产,不属于富人的人群要想买房就会更加困难。因为市场中的住房少了,而住房价格就会进一步上升,而价格上升又会吸引更多富人再购房,市场上的房子更加紧缺,价格进一步上升。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富人不断地转手新房,把住房价格推得很高。

      一项数据就显示,深圳市今年上半年30%的新房曾换手一次。由此看来,目前的住房需求很大一部分是投资或投机需求。住房作为生活必需品之一,又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必需品,它具有土地不可移动和开发周期长等特征。商品住房更多地应该满足居住需求,而不是投资/投机需求。因此,必须对第二套非自住商品房征收高额的财产税,这也是很多国家都在采取的措施。从投资需求旺盛的现实看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可以得到改观的。只要把投资需求遏制住,就可能实现住房的供求平衡,还会起到引导民众减少住房超前需求的作用,减少住房的恐慌性购买。

      如果简单地从供需不平衡角度解释中国房价过高是比较肤浅的,应该更深入地看到,这种供求不平衡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解决供求问题,既不能像开发商那样,一味地要求政府增加土地,也不能像一些学者那样,要求严惩开发商甚至取消开发商,我们要采用市场的调控手段,建立更完善的税收制度和收入监控制度,再在此基础上提供住房保障。

    相关文章

    ·第四次加息买房风险正加大 07/08/22

    ·任志强潘石屹在博鳌房地产论坛又演“多空斗” 07/08/22

    ·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 明星荟萃的思想盛宴 07/08/22

    ·第三季度房屋销售价格将继续上涨 07/08/22

    ·巴曙松:大规模储地有风险 07/08/22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