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之忙碌了3个月的论坛无疑成为200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中最为可爱的记忆。布场和会控是有史以来最为可怕的一次,其难度之大也许是大多数与会者所无法想像得到的。600人的规模,参会的房地产企业以及质量历年来最好的一次论坛似乎预示这一个行业本身的困惑。
嘉宾阵容与会议内容堪比2004年,陈启宗、任志强、潘石屹、倪建达、杨慎、聂梅生、朱中一,当然还有学者,巴曙松、钟伟、易宪容和郎咸平。这个论坛高潮迭起,高潮堪称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潘石屹与任志强的相互调侃也就罢了,秦朔、巴曙松、陈启宗、蓬刚等人的那一场对话可以算作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对话当中最有思想与内涵的一次。唯可惜巴曙松匆匆而去,少了许多精彩;更为可惜的是大多数只凑热闹的中国地产人忽略了一场本来对他们而言更为重要的对话。
还是我坚持的那句话,中国房地产行业今天的精英们大多数发家于2000年,没有人知道在未知的经济周期面前他们能够留下多少;没有人知道中国房地产今天为城市留下的建筑有多少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特有的标志物而被记忆;没有人知道在类似中海、华润、中粮、中铁这样的巨型国有企业加入到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当中来的时候,中国房地产民营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当中还能有怎样的空间。
一切似乎是任何市场经济当中所必须出现的问题,但在中国内地,房地产依然欣欣向荣。
其实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在中国房地产欣欣向荣的局势面前大多数人的未来依然是困惑的。潘石屹和任志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决策层的参考意见。这是他们善于运用舆论所产生的作用,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潘石屹和任志强能够最快而且最为准确的获得政策信息。这是大多数地方房地产企业所不能做到的。所以任志强很骄傲的说,他的一些建议影响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然而不同的是学者们。钟伟和郎咸平显然不认为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中的种种怪象可能导致经济危机,钟伟一向温和的表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亚健康的行业,今年他突出讲的问题是土地问题,这是一个表象的东西,任何人都知道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在土地获取上有更大的优势。
郎咸平则推出了一个“虚拟资金”的概念,他认为一个由腐败导致的“虚拟资金”在国内制造了大量的泡沫,但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这种泡沫是否会破灭,抑或是说,有没有刺破这种泡沫的方法。其提出的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中央政府的反腐败力度将解决行业的问题。
巴曙松的观点我喜欢: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没有穿泳裤;而刮台风的时候,连猪都会飞。
从某种层度上来说,我很坚持的观点是:经济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更何况在一个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达到180多倍的时候,这种风险可想而知,中国房地产行业陷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怪圈,由于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他必须要受到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还有受到全球金融环境的影响。
那么,我们的风险评估体系是什么?仅仅是供需关系么与政策风险么?
陈启宗先生不懂内地的房地产,但他懂经济周期,房地产是挣大钱的行业,但房地产是风险高的行业。面粉贵过面包的时候,风险或许就来了。
·博鳌房地产论坛观点专访:梁振英与改革三十年(二) 08/06/11
·博鳌房地产论坛观点专访:梁振英与改革三十年(一) 08/06/10
·观点领袖访谈:梁振英先生专访 08/06/10
·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周末登场:三大亮点闪耀2008中国地产 08/06/10
·观点一周评述:收拾行装 去博鳌看50后 08/06/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