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观点机构、第一财经日报、搜狐网、焦点房地产网、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共同主办的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于8月17日上午在索菲特大酒店盛大开幕。土地是房地产的核心命题,未来的土地流通规则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的企业如何在土地运营上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中国房地产产业结构会在土地上产生怎样的裂变?在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中,或许能找到答案。以下为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8月17日下午中国地产创新力量对话实录。
主持人:好,接下来将进入我们精英对话。今年参加我们对话的嘉宾堪称是中国房地产创新力量的代表人物,所以我们对话专场也就叫:中国地产创新力量对话。下面我点上名字的嘉宾请上台就座。首先我们请出
嘉宾主持:郝炬(正略钓策副总裁)
媒体主持:柯鹏(上海证券报上市公司部、产业公司部主任,地产专刊主编)。
对话嘉宾:
顾云昌(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陈淮(著名经济学家、建设部侦测研究中心主任)
金碚(中国经营报社长))
吴振绵(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爱君(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彦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
莫嵘(广东力海集团副总裁)
林勇(海润国际董事局主席)。
郝炬: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非常有幸这次担任嘉宾交流主持,我想今天我们在博鳌房地产论坛寻找中国房地产共同未来这样一个主题下,前面我们谈行业、谈地价、房价、谈企业。我想,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走过20年,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也经历了20年的历程,在20年历程当中有超过20年很早就进入房地产行业的一些企业,也许包括后续逐步进入房地产行业,那么在这样一个大的发展前提下,从我的角度来说,在良好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在企业面临房地产中也是危机重重抛售,包括我们市场竞争的严厉,也包括我们企业自身内管理方面的压力,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我们这样几位嘉宾,就房地产企业未来如何打造我们未来,发展行业进行一个交流,我想我们走过20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企业,如何在后续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走得更好,走得更稳,想请我们几位嘉宾以及在座的地产基金老总提几个看法。
顾云昌: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了八十年代,关于今后发展我们还是非常放心,特别是现在情况下,靠自己的实力。
柯鹏:我想自我介绍下,我是上海证券报上市公司部、产业公司部主任,地产专刊主编。现在银行、金融在房地产一度强烈,但是地产公司在股市行业的走势下是什么样的?
莫嵘: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广东利海集团副总裁莫嵘。房地产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市值风险我想每一个开发商,你能承受你就往前走,承受不住你就退下来。一个是广州今年的土地可以说有保障,已经在国内上市,基本上可以说是100%的。那么一些地产集团,以我们利海集团为例。
郝炬:今天在这里我想房地产公司在金融方面有哪些变化?
金碚:房地产和金融之间,大家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说的和想的也不一样。在房地产这个市场里面,很多问题都不一样,也是这个问题。比如说房价,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市场竞争政策混为一起,所以调控的结果往往不太理性,那么在这样情况下房地产公司怎么样?就是乱中取胜吧!第一我把它叫敏感时期,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大概房屋面积30平方米左右,这些房子的涨幅是多少呢?低的时候8%和5%,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又不说实话,房价高了老百姓买不起房了,应该房价降一点,你心里面想着,你做了吗?政府做了吗?没买房子的希望房价低一点,买房子的人希望房价高一点。使得房地产政策能够有效的规范,宏观政策归宏观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归社会福利政策,市场竞争政策归市场竞争政策,区分政策目标和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这样情况下,整个房地产行业才能够发展。
郝炬:由于大家时间比较忙,请金碚、陈淮、顾云昌先生提前先退场。
李爱君:两位主持人,1992年主要是从事地产经济的开发,两次房地产宏观调控,我们在座几位老总,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完全靠企业董事长自身能力。我们从2000年开始,为了营造内部企业环境,内部企业环境单一到现在,上市股份试点,我们现在国企改革,民营外企,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内部共享增加我们企业利润,但是企业外部我们中国地产行业的发展,地产是中国经济发展整整20年,可是中国地产商的成本,地产商也有自己的资金来往,而我们中国目前,在地产和金融方面,而正在决定地产和金融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生存,根据目前大公司,增强我们市场的凝聚力,我们的产权必须要适合市场大众化。地产商所生存、所选择大众化的产品,共担风险,共享盈利。谢谢!
柯鹏:下面请吴振绵董事长谈谈。
吴振绵:现在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是奥运会,由于体制和自身资源,我们很少在大城市当中十几亿几十亿去评,我们利用自己的资源,最后能达成一个比较好的协议,我们节约资源,就是说金融我们也没找资金也没找银行,基本靠我们融资,融一点资金基本够用,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论坛的标题,寻找中国房地产共同的未来。我们发展速度二线城市比较慢一点,所以说我们给老百姓居住的房子量太大了,能够改善大家对居住环境,使中国的老百姓能够更快住上一个适合居住的房子,你没去过那种房子,什么都没有,就这种房子全国二线城市有很多。第一个城市是280多户,我们房地产开发未来,前景是非常好的,市场是非常大的。谢谢!
柯鹏:下面请林勇先生谈谈。
林勇:首先非常感谢论坛给我这个机会,我是来自湖南长沙地产业的公司。我非常高兴和这么多领导、专家在一起学习,探讨祖国的房地产的未来。我作为进入房地产的一角,我谈谈一些担忧。我有一些我的担忧,为什么呢?因为我有一种感觉,土地的价格暴涨,非常的大,就比如我们周围的地价已经高出很多倍了,它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增长,我觉得和政府拍卖是有一些联系的。因为政府拍卖使人很容易冲动,对企业家也好,对专家也好,冲动是人的本性,包括我们网站评出来中国房地产十大新闻第三名、第四名,92亿的项目就是湖南长沙的。我们的主题一个是资金,为什么我今天感觉到中国地产是向垄断趋势来发展,大的地产商,以追求这种高额的利润,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因为我们感觉到都是非常熟悉的身影,通过中国上市公司这种融资渠道,获取地产的资金,土地资源的收入,这是一个担忧。第二,我感觉资金的这种担忧,我们金融市场以后,我们感觉到,现在这种中小房地产企业,或者当地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还是不畅通的,所以现在银行贷款手续非常复杂。我现在感觉到底下融资渠道,在整个内地城市有一个很大的份额。在我们中国的内地城市,从而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成本上升,也导致最后开发商定价比较高。
所以说我这个刚进房地产的新人,我是刚出茅庐,碰到这个论坛给提出来,供大家来参考,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张彦峰:我们企业面对的市场是精神物品和生活物品的需求。大家刚才全部都在讨论中国的楼市,有一点像股市。我觉得作为论坛来说,应该在我们的故事这么热,楼房的销售价,就象一张大饼。谢谢!
郝炬:很感谢各位嘉宾精彩的发言,我们今天就的对话就到此。
主持人:我们非常感谢各位嘉宾,随着这场对话的结束,我们今天白天的会议议程到此就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点累了。晚上,主办方为我们准备了盛大的晚宴,同时,“中国地产二十年之2007年度中国风尚大奖”也将各归其主。明天的论坛将会更精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先生,香港恒隆地产主席、华人商界知名人士陈启宗先生以及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先生将相继出场。
·博鳌房地产论坛观点专访:梁振英与改革三十年(二) 08/06/11
·博鳌房地产论坛观点专访:梁振英与改革三十年(一) 08/06/10
·观点领袖访谈:梁振英先生专访 08/06/10
·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周末登场:三大亮点闪耀2008中国地产 08/06/10
·观点一周评述:收拾行装 去博鳌看50后 08/06/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