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任期届满,安倍晋三内阁接任。这位新首相打出“美丽日本”如此引人注目的口号。在这个口号下,有些人开始努力实现自以为美丽的城市。而《美的都市、丑的都市——现代景观论》及时敲响了警钟。
书中以当今日本为背景,以策划阶段的首都高速二号线地下隧道工程为例,剖析了“美丽日本”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作者对于将“美”的事物作为国家政策甚感别扭,他不能接受如此轻率地对“美”下定论。尽管如此,首都高速公路的推行者和“美丽景观创建协会”(美しい景观き创る会)却认为美是绝对的,理所当然的。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21世纪景观论为题,介绍了什么是景观之美。作者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城市景观的美与丑。在刚接触建筑设计的大学生眼中,丑的建筑是工厂、仓库、旧广告招牌、爬满常春藤的校舍等。但这些建筑有相当一部分虽然现状环境脏乱,但从设计的角度判断却是美的。反而那些外表亮丽却毫无文化内涵的商务住宅、西洋式礼堂等,被学生们戴上美丽建筑的桂冠。与之相反,在研究生《美与丑之间的另类》报告中,学生举出自己熟悉的街道,“虽然这些街道很杂乱,但与按照规划实施的整齐街道相比,这些街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充满着生活的活力”。同时,有人认为破坏景观的轻轨高架“虽然看着毛骨悚然,但是很帅”。精彩的设计未必是一般人感觉顺眼整洁的建筑,而是随着人与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的建筑。
以日本桥上的首都高速二号线隧道化工程为例,部分人认为日本传统景观即战前的历史景观,而现今年轻一代则认为战后经济成长期的景观是传统景观。作者对这两种观点都表示质疑,认为城市景观应是多样的。例如广告牌通常遭到大家的批判,而作者认为经过设计的广告牌是展示城市活力的装置。
在第二部分,作者根据对香港、上海、深圳等亚洲大城市的考察,介绍了这些城市的景观现状。被库哈斯称为GENERICCITY的香港,是破坏了九龙等地区的传统氛围发展起来的;上海浦东地区的超高层城市景观以惊人的速度形成;深圳从荒凉之地发展成高层林立的大都市。这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爆发,引起无序的建设,由此产生杂乱感和拥挤感。尽管这些大城市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他们与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大城市一样洋溢着都市的活力。日本动漫家押井守(MamoruOshii)等年轻艺术家将上述城市作为参考,描绘未来的日本城市。比起欧洲城市修整后整洁的景观,年轻艺术家想象的日本未来城市更接近于目前亚洲大城市杂乱的景观。要建设日本式的城市景观,目前杂乱的日本城市景观应该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由政府相关人员、建筑师及当地居民共同参与设计的日本千叶县幕张的城市计划,提出营造美的城市景观应通过多方参与。
五十岚太郎是当今日本建筑界极具影响力的建筑评论家。他没有自己的建筑作品,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批判当代日本建筑界。他用犀利的笔锋开展建筑评论,通过各种讨论会引导着当今的日本建筑设计界。每月他的评论都会以某种形式在杂志上与读者见面,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他通过考察大量实际工程,思考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评论,我们了解到许多日本建筑师及其思想,尤其是生于20世纪70年代青年建筑师的独到见解。与追求华丽、庞大工程的矶崎新等老一辈建筑师不同,青年建筑师更倾向城市住宅等小型案例研究,认为通过小型案例的探索能真正找到解决住宅和城市问题的方法。他们不是对城市大动整形手术,而是仔细分析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不同情况找寻激活原有城市活力的不同方法。作者认为这些年轻建筑师的做法更符合当前的情况。
而今,与这些青年建筑师的思考方式相悖,日本政治家打着创造“美丽日本”的口号,计划实施将日本首都高速公路迁移到地下的浩大工程。巨大的资金投入(约33.4亿人民币)将给民间公司带来不菲的收益。但如果这项工程是在“美丽日本”这句标语的带动下,由一部分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实行的话,那这不过是被眼前利益所蒙蔽的形象工程而已。不论是城市规划师还是建筑师,追求“美的景观”是无可非议的。但景观的和谐与“美”的感觉并不是完全吻合的。“景观”应当包括城市、建筑和人们的生活,“美”存在着多样的方式。
目前,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更容易忽视景观中各种各样美的事物。一味地追求大规模的再开发,虽然城市比以前更加“漂亮”了,其实却是五十岚太郎所批判的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与建筑评论家需要严肃地思考什么是城市景观之美,批判地看待目前的建设,不要被大拆大建的欲望蒙蔽了双眼。我们介绍此书的目的就在于此。
五十岚太郎,美しじ都市、《美しい都市、丑都市———现代景观论》)中央公论新社,2006
·房地产企业常青术 07/07/03
·大城市扩张:“摊大饼”和“串葡萄” 07/07/03
·中海:港造地产航母 07/07/03
·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 07/07/03
·珠江新城3500套新房将上市 07/07/0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