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笑话说,一下属在厕所里偶遇领导,立即毕恭毕敬恭维:“某总,您亲自来上厕所啦!”
领导可以让人代劳的事情很多,但上厕所自然是要“亲自”的。正可谓:厕所面前人人平等。
现代的卫生间由厕所演变而来,其功能是洁身、洗面,排泄五谷轮回之物,虽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却是非常的生活。
那副有名的厕所楹联“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世间贞节烈女进来宽衣解带”使用到今天的卫生间上,也比较贴切。
无论你是贵族领导、绅士淑女,或是草根市民、贩夫走卒,吃完东西,都要脱下裙裤去拉屎,卫生间承载了特殊的功能,却最能体现生活的普遍性。
《庄子·知北游》里说,“道在屎溺”,便溺是身体的一个基本机能,关于便溺的那些事儿,虽然谈的人不是很多,但确实构成一个独特的领域。
如《厕神:厕所的文明史》说路易十四居然有坐在马桶上接待王宫贵族的癖好,李商隐《药转》“香枣何劳问石崇”的典故和林行止先生的《说来话儿长》书中黄永玉先生所配图的出恭十二景等。
说厕论道,通过卫生间来说生活,事涉污秽,却雅室高谈,一切皆源于生活。
卫生间和厨房一并被称为住宅的心脏,一进一出,构成了住宅内部重要的功能空间。
2007年3月,成全在公司内部继厨房的问卷调查后,展开了有关卫生间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5份。
从统计结果来看,受访者多为单身一人,户均2人左右,本科以上学历占70%以上,年龄集中于23-29岁之间,租房居住占48%,自有住房占29%,与父母同住者占23%。
平均年龄下降和租房比例提高反映了近期新鲜血液持续注入成全的新面貌。租房居住比例的提升,也从侧面反映了上海90年代前后建设的老一批住房卫生间的实际使用情况。
从问卷的题目设置来看,包括了卫生间的面积、功能布局、装修材料及辅助功能设施等,并侧重于从功能设施、人的生活行为习惯及改善需求等方面来反映目前卫生间实际条件和生活之间存在的矛盾。
根据成全现有员工的卫生间实际使用情况,将进行对未来卫生间发展趋势的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居住实态调研工作积累一定的素材和基础信息。
一、卫生间现状及布局
1、卫生间现状
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80%的人拥有了独自使用的卫生间,且多为1个卫生间,仅有14%的住户有两个卫生间。从卫生间的面积来看,以3-6平方米为主,约占到住房面积的5%-8%。
住宅设计规范中仅对四类住宅鼓励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卫生间,90/70政策除了控制商品房供应结构外,还倾向于引导购房者进行理性消费。
主卫的单独设立一度成为改善居住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曾经流行于市场上的两房两卫、小三房带两卫的户型,在近年的户型中已不多见。
卫生间的设计应该以家庭人口结构为出发点,积极做到干湿分离、防潮、防滑和隔音等处理,而不仅仅停留在卫生间数量上的增加。
2、卫生间布局
从本次统计结果来看,卫生间的布局情况各异,靠近卧室、靠近厨房、靠近起居室以及布置于厨房和卧室兼起居室两端者皆有。
由于目前卫生间中的设施逐步完善,63%的人对暗卫能够勉强接受,在不影响住宅整体布局的情况下厨卫相连也有49%的人接受,39%的人觉得相对别扭,仅有6%的人无法接受。
在过去的住宅设计中,厨卫相连或距离较近主要是考虑到下水管道集中的问题,甚至出现过把厨房和卫生间布置在阳台上的做法,人们去卫生间还要穿过厨房,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建筑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同层排水技术不仅能够解决排水问题,而且能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因此,厨卫的分离应该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布局方式。
在住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个卫生间应尽量靠近卧室并兼顾起居室,卫生间的门尽可能不正对起居室和入户门,并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
两个卫生间的住房中,次卫的布局与单个卫生间的布局要求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二、卫生间功能设施及装修
盥洗盆、坐便器(蹲便器)、洗浴器是目前卫生间中最普遍的功能设施,它们满足了人们洗浴、洗脸、洗手及便溺等生活行为。
除此之外,梳妆盒(含镜子)、取暖器、热水器及洗衣机也是洗手间常见的功能设施。
大到浴缸、小到纸盒,以及它们的形状、规格等都会对卫生间的室内空间有所影响。
1、洗衣机
在本次统计过程中,仍有40%的卫生间内放置洗衣机,洗衣机长期放置于卫生间内,潮湿的环境将会缩短洗衣机的寿命。一般卫生间都处于整套住宅的核心位置,与起居室和卧室等主要活动空间相连。洗衣机洗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噪音对室内环境仍会造成一定的干扰。
在目前的市场上,许多新建商品住宅已设置了双向阳台,洗衣机可以存放于工作阳台,这样既减少了卫生间的功能负担,同时也降低了洗衣机噪音对住房的影响。
根据住宅卫生间功能和尺寸系列规定,“后边距墙不小于50mm,侧面距墙不小于100mm,前边距墙、器具不小于500mm”,加上洗衣机本身占用0.3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在3平方米的卫生间中近10%的空间为洗衣机占用,且要考虑用电、排水和防潮等关系,其对卫生间室内空间的影响不容忽视。
2、浴缸
本次统计结果显示,35%的卫生间内设有浴缸,92%的设有淋浴器,与本次调查中有48%的租房比例,及卫生间面积普遍不大有一定关系。
而浴缸使用者多会选用1.2-1.5米之间的矩形浴缸,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浴缸可以满足人们享受泡泡浴,但清洗起来较为麻烦。
另外,浴缸底部需要进行防滑处理,防止在踏入浴缸时滑倒,且在浴缸上方设置相应的扶手非常必要,而目前的卫生间内很少有此设置,辅助功能的设施有待完善。
3、盥洗盆
本次统计结果显示,83%的卫生间内设置有盥洗盆,盥洗盆内接入热水的比例已达到82%。
盥洗盆柱盆和台盆的比例分别为52%和45%,不含操作台的柱盆有利于节省空间,但搁置物品的空间有限。而含操作台的台盆虽然占用一定空间,但可以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和储藏空间。柱盆或台盆的选择,更多是出于空间上的考虑。
而在目前的使用中,柱盆下方空间的使用往往受人忽视,该部分的利用将形成新的储藏空间,存放如洗衣粉、肥皂及刷子等用品。
4、坐便器
上海作为国内较早使用坐便器的城市,卫生间内坐便器已经普及,仅有一户卫生间内使用蹲便器。
坐便器的使用不仅适宜老幼,而且解除了人久蹲腿麻的后顾之忧,满足了许多习惯入厕时看书人的需求。
随着坐便器技术的日趋完善,降低噪音、排水通畅、节约用水等技术要求也将日趋进步。
尤其是节约用水,已成为目前马桶的一大卖点和市场需求的热点,需要说明的是,冲洗能力不完全由马桶的大小决定。
因此,根据卫生间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尺寸的节水型坐便器,有利于合理利用卫生间的内部空间。
5、其它设施
除以上四种功能设施外,卫生间内还需要考虑梳洗用品和衣物的放置、排风和取暖等功能。
目前卫生间内主要采取安装梳妆盒和挂杆的方式来放置物品。
通常将梳妆镜和牙具箱合为一体,形成立体梳妆架沿盥洗盆上方紧贴墙面统一设置。
在挂巾杆的选择上,60%卫生间内设置两个及以上的挂巾杆,且超过60%的人选择双排挂不同的毛巾、方巾,部分人设置了独立的浴巾杆挂置浴巾。
而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43%的人卫生间内放有2-3条毛巾,两个以上的双排杆至少可以挂4-6条毛巾,多个两排以上的毛巾杆既不能起到晾干毛巾的作用,反而对卫生间的空间利用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从使用的效率上来看,空间复合或错位设置单排的毛巾杆更有利于空间的拓展。
卫生间内排风设施对于便溺、洗浴行为造成的臭气、湿气排放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住宅中通常依靠自然排风,经常因便溺造成空气污浊而被迫打开卫生间门排气,从而影响室内居住空间。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60%的卫生间与外部相通,可进行自然排风,仅有53%的卫生间内安装了机械排风装置。
浴霸的普及已成为现实,不仅解决了排风的问题,还具备照明和取暖等功能,大大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即使用浴帘适当隔离了洗浴区,且一半的住宅使用了机械排风,但潮湿的环境多少会让干净的衣物沾上些许水蒸气,而70%的住房中普遍缺少放置内衣裤等的储藏空间。
卫生间内由于空间有限,目前多采用开敞式的架、杆来搁置洗浴用品和挂巾,很少考虑到洗浴过程中衣物的存放问题,封闭的储藏空间多少可以改善因目前干湿分离不足造成浴后湿衣潮物的影响。
此外,仍有许多人习惯将拖把、盆和桶等其它物品放置于卫生间内,因此在卫生间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考虑此类物品的放置问题。
6、装修情况
卫生间的装修,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应主要考虑防滑、防潮及易清洗等要求。
本次调查的卫生间中,装修费用多在3000-6000元,墙面以白色瓷砖为主,釉面瓷砖以其较强的普遍适用性成为铺设地面的主要材料。
仅有31%的人在地面设置了防滑垫,40%的人曾在卫生间内摔倒过,卫生间内的防滑处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此外,卫生间内地漏的选择和维护也对卫生间的清洁有着重大影响。调查中83%的卫生间内因地漏堵塞发生过渗水、异味等现象。
地漏虽小,但对卫生间的生活质量关系甚大,地漏的选择主要侧重于结构合理和便于清理两点。
结构合理包括水封的深度必须达到5厘米以上。便于清理是因为地漏排除的是地面水,常会卷入一些头发、污泥等污物,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保证地漏的排水通畅,防止堵塞。
三、卫生间里的生活行为习惯
除洗浴及便溺外,人们在卫生间内的主要行为习惯有:梳妆洗漱、洗衣物、看书及抽烟,由于部分卫生间内未设置洗衣机位置,故洗衣物比例相对洗漱还略低一些。
1、洗浴
洗浴空间占卫生间内面积最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洗浴成为现代人在卫生间内的主要行为之一。
观念的改变,也使得现代家庭夫妻已不再受传统礼教的约束,夫妻共浴、相互搓背这种事也是时有发生的,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说,也很少有人提。
除了夫妻共浴,有的时候需要帮小孩洗澡,有时也需要帮宠物洗澡,而目前的洗浴空间往往只考虑一个人的生理活动空间,忽视了两人同时洗浴的空间,在某些独立的洗浴空间内就会显得更为局促。
由此看来,卫生间的设计也需要根据时代的观念与时惧进了。
对比1990年-1993年北京住户居住实态调研结果不难发现,洗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虽然选择外出洗浴的比例相差不大,但外出洗浴的行为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以前更多地是出于家中无洗浴条件而被动到公共澡堂洗浴,现在去公共浴池洗澡的人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主动的享受。
原来靠大锅炉烧水的公共澡堂已经被各种设备齐全,集洗浴、休闲、娱乐和住宿于一体的洗浴中心所代替。
人们可以在洗浴中心洗澡,与朋友聊天打牌,或躺在床上半醒半寐地看会儿电视,打打桌球和乒乓球,在舒适的洗浴环境中悠然自得。
在选择洗浴方式上,盆浴比例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意愿中27.2%的比例,86%的人仍习惯于淋浴,而仅有14%的人习惯盆浴和淋浴结合的方式,淋浴仍是目前主要的洗浴方式。
除了浴缸清洗麻烦外,等待蓄水时间较长在目前这种快节奏的紧张工作下,也很少有人愿意经常性地在洗浴上花较多时间。
2、梳妆洗漱
在上期的厨房调查中说到,洗漱行为的重心已从厨房转移到卫生间。
如今在盥洗盆内洗脸、洗手、刷牙已是司空见惯,脸盆的使用率已大大降低,也节省了一定的空间。
在卫生间内置放牙膏、牙刷、杯子和洗面奶的比例达83%,洗手液、润肤露和刮胡刀分别占57%、43%和54%,洗脸梳妆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
3、更衣
卫生间作为住宅内最私密的空间,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排便和洗浴方面,更衣也是私密性较强的行为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43%的人有在卫生间内更衣的习惯,其中以更换内衣裤为主。
在卫生间内普遍缺少搁置衣服的空间,把衣服放在马桶上、洗衣机上者皆有。
挂衣钩能解决放置问题,但不能解决受潮问题,相对封闭的储藏空间搁置衣物是目前卫生间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洗衣
虽然在卫生间内放置洗衣机的比例已有下降的趋势,但在卫生间内洗衣物仍是存在的现象。
不少人仍习惯于手洗内衣裤和袜子,虽然卫生间内的行为没有厨房那样强调程序化,但拿取洗衣用品的方便和坐立空间的舒适性仍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5、看书和抽烟
坐便器的普及,为人们在便溺时看书提供了条件,近66%的人在卫生间内有读书看报的习惯,其比例甚至超过了洗漱。
20%的人希望在卫生间内设置书架,书架未必很大,但能满足坐便读书爱好者的需求。
在实现干湿分离的条件下,书架的设置应该也是需要完善的功能设施之一。
目前,国内主要的公共场所都设置了吸烟室,很多宾馆酒店的卫生间里也放置了烟灰缸,惟独住宅卫生间里没有。
看了许多样板房,几乎没看到在卫生间里放置烟灰缸。
31%的人习惯在卫生间内抽烟,对于该类人群,无论是习惯还是出于怕影响家人健康的考虑,都会因卫生间内缺少烟灰缸而感觉不适,在卫生间内设置烟灰缸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洗浴方式的改变,洗漱重心的转移,更衣和洗衣的要求,都将促使卫生间内部空间的改进,包括看书和抽烟等行为的需求,都将推动卫生间的发展。
四、从改善需求看卫生间发展趋势
下面,根据成全卫生间调查问卷中需求改善的统计分析,综合目前功能设施和人们行为习惯间的矛盾,对未来卫生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判。
1、改善需求
统计结果显示,受访者最希望改善卫生间的面积、防潮和通风问题。最希望引入的技术和设施如下表:
由于本次统计中租房居住比例较高,大部分卫生间虽设置了盥洗盆、淋浴器和坐便器,但租住房中以3平方米左右的卫生间最多,与目前市场新建住宅中4-5平方米的卫生间面积仍有一定差距,故租房居住者对增大卫生间面积需求强烈。
对于防潮的改善需求,主要是基于目前卫生间内干湿分离不佳所致,仅有14%的住宅中有独立洗浴空间,34%未进行隔断。
49%的人仅用浴帘作简单隔断,60%的人有过被水淋湿手纸、衣物和马桶垫的经历。
干湿分离、增设防潮储物柜、充分运用防潮防水材料(尤其以防潮插座为重),是解决防潮的主要手段。
对于通风,除了在户型设计时考虑明卫设计外,浴霸的使用,优质地漏的选择,都能为卫生间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
目前使用者的热水均需事先加热才能使用,而非处于循环状态的24小时热水。
在冷水加热过程中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稍有不慎又会被突然而出的热水烫到。
冬天洗衣物时需要热水的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人群对24小时热水的需求明显。
2、干湿分离
干湿分离作为卫生间设计的主要原则,一直以来被强调。
但受面积、结构等条件的影响,隔断的形式仍以简单的浴帘为主,未能很好地做到干湿分离。
在小康型住宅的卫生间中,主要将洗衣物和梳洗功能结合形成前室,而将便溺和洗浴功能封闭形成相对封闭的私密空间。
在日本,则采取卫浴空间分化,形成洗浴、洗漱和便溺三个各自独立的空间。
便溺空间较小,常为1平方米多,内部仅设一坐便器和小型洗手池,有时甚至将洗手池和坐便器水箱合为一体,进一步节省了空间。
洗漱间内设盥洗盆和洗衣机,一面与浴室相连,兼作浴室的更衣间,一面和厨房相近或连通,成为家务室,使劳动动线近便。
日本人重视洗浴,淋浴花洒和浴盆同在一个空间里但分开设置,形成独立湿区。
但日本人先淋浴后泡澡,其优点就在于空间的分化,减少了相互干扰,彻底做到了干湿分离。
洗衣机放置于工作阳台进行单独操作已成为市场的趋势,这也为卫生间的设计赢得了一定的空间。
在住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鉴日本住宅的内部空间分化,尽可能地将洗浴、便溺和梳洗空间独立,做到彻底的干湿分离。而在空间面积有限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地将洗浴空间封闭,弱化洗浴湿空间对卫生间的影响。
无论以哪种方式,干湿分离都将成为未来卫生间设计的重要课题。
3、功能细化,设施完善
从80年代1平方米多点的厕所发展到目前4-5平米为主的住宅卫生间,功能的增多也带来了面积上的扩大。
卫生间由最初的排泄场所演变到现在集便溺、洗浴、梳妆洗漱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功能的增加必然带来用于梳妆、洗浴等日用品的增多,仅梳洗用品就有洗面奶、沐浴露、洗发水、洗手液、润肤露、护手霜、隐型眼镜护理液、面膜和眼霜等不下十余种。原来简单的洗衣粉,也产生了一批如衣领净、柔顺剂、消毒液等伴侣产品。
功能的细化和日用品的增多对卫生间的功能空间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90/70政策的引导下,既要控制户型面积,又要满足功能需求及日用品的增多,对于功能空间的复合、挖掘和利用成了拓展卫生间面积的主要途径:如柱盆下设置储藏室,在墙体面设置凹槽等。
此外,随着浴霸设施的使用,吹风机、电热水器等电器所需插座增多,对于卫生间内的防潮措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卫生间室内排风及防潮材料的使用都不可或缺。
增设防滑扶手、封闭储物柜、书架和烟灰缸等等,都将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升得到改善,人性化的设施将成为未来卫生间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坐在马桶上看电视、听CD也将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源于生活行为的改变。
卫生间,住宅中最不洁净的场所,用的是手纸,却能擦出“思想的火花”。
·蒙娜丽莎首次引进大规格陶瓷薄板 07/06/06
·“中央天墅”乍现黄金商圈 07/06/06
·万家灯火拓展“局部翻新”市场 07/06/06
·改造四合院:不事张扬融入现代气息 07/06/06
·房产的配套解决方案 07/06/0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