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宇:时间也很晚了,我不想占用大家更多的时间。刚才我们也谈了一下。我们作为建筑师来讲在产业链当中是特别微观的一个小点。我们一个主要的精力是研究产业上的。既然是走进武汉,我们正好这两年在中部城市,包括郑州、武汉都陆续有一些公共建筑在落成。这样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能有横向的面对。因为我们公司本身在北京、上海待了多年,同样看到在写字楼这块,我今天想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房地产本身有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在形象上起的作用更大,因为它的单体都是突出显著的。我们等于在最近的几年当中,从大的一线的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陆续的接到了新兴的地产带来的任务,其中包括了写字楼、酒店这样大型的公共建筑。在做同样的相同的产品的时候,我们来研究一下,同样在一线城市开发的产品,和我们在武汉、郑州和沈阳都有这样的写字楼的产品面市,大家发现同样打的口号都是高端的,智能化的,标准的口号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我们建筑师在做产品的时候,面对的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稍微总结一下看一下他们当中的区别。可能对我们武汉来讲在开发项目的时候,我们的借鉴意义要大一些。
第一个就是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首先建筑是长在环境当中的,建筑是城市的片断,城市是建筑的环境载体。离开了环境这个建筑的本身的特点就不突出了。建筑设计常规的美学标准,这些方方面面的介绍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了。而这些共性的地方在不同的地方都是没有差别的,而它所带来的差别是环境差别带来的不同。(看图)从这里我们看到三张图片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这最左边的是郑州的办公楼,第二个是我们武汉的武汉大学开发的一个项目,这个建筑也是办公楼为主的建筑,最右边的一个是我们在北京正在建造当中已经逐步封顶的项目,从外观特色上来讲,其实他们三个是一个样子的。首先我们讨论的是地产项目,它更多的是来自于客户和市场的定位,从这三个项目来讲,它本身的要求或是开发商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区域当中做到最好之一。你比如说拿体量来讲,因为最右面是在北京,北京的CBD是在国贸的长安街上,像这样的整个的建筑容量就达到了16万,总容量达到了20多万。中间那个是在武汉武大对面的,这个区域相对并不是武汉地区最好的办公楼区,但是它面临的市场不是高端的市场。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还是不错的。但是它的整个的建筑容量也是达到了6万平米,地上也是4万8千平米。大家看到这只是一个主楼,还有一个副楼,最左边的是我们郑州开发的一个楼,它的总容量大概是10万平方米,地上是8万多平方米,从量上来讲,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动辄就是几十万的容量,那这样大的容量本身就需要非常强的市场的消化能力。我们在中国的城市要开发一个房产项目的时候,市场的容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规模和品质,而这个品质有一个区域的标准,同样我们研究高级写字楼,是不是把北京某一个楼克隆过来就可以在武汉生根发芽呢?不是的。
这里看一个全景,这是我们武汉正在做的项目。这是郑州的项目,是一栋楼,但是也是一个联体的双子座的概念,这个是我们武汉正在封顶的一个楼,它的总容量达到26万平方米。从这几个项目来讲,实际上我们进入一个城市和区域,拿到一个项目的时候,其实首先明确的并不是口号性的目标,首先要确定我们设计的标准是要量化的,而只有这个量化的前提下,你才拥有你设计上的可选择权。这里面有几个提法,通过这几个不同的城市环境,实际上有一句话认知的比较清楚,所谓的高标准的选择固然需要高标准的需求,那样的情况下一方面确实是需要高水平的事业,有更广泛的空间和更高深的素养。真正的高端都是凤毛麟角的,它所面临的容量都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在有限的情况下做的真正的高端。这个时候对建筑师来讲,你其实面对的最难的问题不是你见过最好的楼,而是如何理智的选取。所以我们最后实际上拿到了一个结论,就是在任何一个区域要适度的去领导领跑者。这个适度很关键,而真正的适度是评价你的设计是否到位的关键点。
接下来我们看看怎么样把标准量化。先看看常规的概念,如何看待办公楼建筑的市场价值标准,咱们不妨从使用者的角度看一下,不外乎我们总结的几条,最好的写字楼首先就在最佳的位置。风格适当、色彩得当、材料选择合适。第二个是外观。第三个是大堂,第四个是电梯,第五个是办公标准层。这里面包含很多,是你作为使用者享有的空间,你的净高、空间尺度等。第六个是设计上的很多的细节。这是属于产品品质上我们最后需要关注的,但是往往是前面的容易被照顾到,后面的不容易被照顾。所以你现在从一个小的方面看武汉到底有多大。谢谢大家!
·对话环二:城市文化与居住文化 07/05/17
·方春:打造居住文化 07/05/17
·刘震宇:房地产本身的公共建筑 07/05/17
·林少洲:如何看待武汉的房地产价值 07/05/17
·刘力:90/70政策导致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的复兴 07/05/1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