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谈实战型营销
各位下午好,今天下午第二场论坛,主题是开发商谈实战型营销,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我们有请三位对话的三位嘉宾,来自中国顶级操盘手,第一位是粱上燕,第二位是黄熹、第三位是陈洪志。今天来的这几位嘉宾,有来自广西、贵州还有广州,我说一下这几位嘉宾的背景情况,粱总是房地产行业的女总豪杰,在90年代初是洛溪项目,然后去了广州星河湾。在这个项目中,做了很多很好的手段,很高兴粱总来这里跟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第二位是陈总,是资深操盘手,是广州市区内100万平方米的项目,是光大花园,听陈总介绍,已经从4千多卖到1.2万。另外一位就是黄熹,是来自江西恒茂,今天和我是第一次认识,刚刚交流的时候,他们公司在南昌是属于一流走品牌的开发商,他们有一个项目从去年3千多上升到7千的价格,我想对营销手法对市场有很大帮助,我想这几位嘉宾就介绍到这里。
既然是对话,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台上的几位在交流的时间有所收获,台下的观众也将有所收获,今天有三个话题,在这三个话题讨论中,在座的每一位嘉宾都可以举手参与讨论,我们这个论坛,不在乎听的人多少,关键是走出去的人,某一位嘉宾的发言对走出去的人有所收获。
今天比较大的话题是开发商谈实战营销的话题,讲到营销,全国各地尽管有很多政策调控,无论是房价还是销售速度,在全国都是江山一片红,很多地方房子比较好卖,价值也升了。这里会诞生一个问题是什么?在座的都是营销高手,在大牛市上面,营销的作用会不会降低,营销团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占的逼供就没有这么多了,下面请陈总讲一下?
[陈洪志]: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里有交流,以前讲营销,如果我们的会议在4点半开始,如果他在这里打个转,也会有所收获。营销有多大作用,或者是怎么看待营销?各位在座的,都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以前做营销,主要是招募,那时候中国人对住宅没有概念,那时候做营销是招募,但走到今天,现在10个人,至少有8个人都卖房了,这时候做营销,肯定不是招募,而是做产品说明书,现在我们做营销,主要是引导、激发居住的需求、创造它的需求。所以在任何时间,不管是什么方面,都需要做营销。随着不同阶段,消费者不断成熟,都要做营销。
我很小的时候教育我女儿,一定要吃青菜,这样身体才会好,我女儿说,要想身体好,常喝健力宝,这就是健力宝的营销。
[主持人]:陈总,要想身体好,就买我们光大的房子,如果营销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就不错了。
[粱上燕]:我很赞同陈总说的,任何时候都要做营销,上一场我们讨论,究竟南北之中有没有差异,沿海发展这么多年,很多来自西部地区的开发商也问到这句话,我们能不能跨越,缩短10年。赵总说,他认为跨越10年不行,我说,跨越在理念上,在过去10年的思维发展上,很多开发商有很多魄力,很有眼光,可能是缺乏经验。这是我们目前开发商面临的最大完成,开发商已经知道,应该引进最好的设计和规划。
看完楼盘之后,我们就会想,我们跟消费者的需求到底有多少呢?所以这就是营销。我们跟消费者的沟通,不但是任何时代需要营销,不同的市场同样是需要营销。
[陈洪志]:回忆早前在房地产开发中,比如说幸福找到30年,比如说粱总新河湾时候,一个心情盛开的地方。其实他给人的就是一个梦想,或者是美好的远景。我觉得那时候人们所想的幸福找到30年,什么是幸福?一个心情盛开的地方,什么是心情盛开。
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感觉,比如在北京买房需要的是面子,在上海买房是需要洋气,在广州买房是性价比,我刚来广州时,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有一个广州领导说,我这个衬衫多少钱?我觉得讲贵了又怕说他腐败,如果讲便宜了,又怕掉面子,我就说300块,他说,我这是在地摊上买的30块。可能促销方式过时了,但是营销永远不会过时。
[黄熹]:刚刚粱总说的一个词我非常有感触,就是沟通,营销在发展,销售完之后,我们是以最快的速度住进来,提高入住率,然后就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反馈,对我们的产品意见。谢谢。
[主持人]:我觉得这几位都讲得很好,陈总说得很有道理,随着市场的成熟,消费者的成熟,购房者不是第一次消费的时候,就到了产品时代,就像粱总做的新河湾,就是用产品说话,但是用什么样的产品说话,还是要有营销,其实营销的作用是代表公司了解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把这种需求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这时候用产品说话才能够真正打动消费者。最终大家也提到了,未来营销我们应该做的是创造需求,这也是未来营销人所有的梦想。在这点上,我是很佩服粱总,她在很多地方创造了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营销的魅力,这一点大家有一个共识,营销没有削减,营销的作用还是很大,只是作用点怎么发挥,这里面有很多新的含义。在座的嘉宾有没有互动分享?
【嘉宾】:我想问粱总,你在不同的区域工作了很多年,在不同的区域,你们的公司怎么进行营销?
【粱上燕】:市场在哪里都是一样,作为开发商来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营销,目前面临的引导,从营销概念已经从最早期的销售中心销售,变成营销的范围已经从产品定位开始就已经有进入。因为我们会发现,现在土地越来越缺,成本越来越高,全世界的土地资源都是有限,无论是全中国还是世界开发商,第一点就是应该珍惜土地,如果以往说的话,大家会觉得很诧异,我们的产品无论是从市中心还是郊区,都能成为未来城市的景观,能最大限度成为城市不落后的景观。
第二点,黄总一直说的品质,无论是各时代的产品,品质只要过硬,超前一点点,房子的寿命会更强,如果开发商不断的开发,品牌会累计起来,这也是营销的一方面,把产品品质寿命延长,未来就有所增长。
第三就是给消费者什么样的消费方式,中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呼吁少去拷贝,少去照搬。如何结合好品质和好规划,再把当地更好的底蕴结合好,然后把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比如说全国的角度,世界的角度。有媒体说,去过贵州发现很多好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够跟这些品质和观念相结合的时候,我想能超越广州和上海,我想这是目前营销人员站得更远的东西。
【陈洪志】:现在做营销,就是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关注消费者的敏感。每一个人不同的区域都是不同,就像看衬衫,在不同的区域和地方,讲究都不一样,比如说早期在国内或者上海,对衣领比较敏感,而英国扣子比较敏感。还有一些国家,要求袖口短一点,所以在不同的区域,哪怕是做一件衬衫,也要做得不同。所以你要知道消费者关注什么,关心什么,对什么敏感,然后你在这方面下功夫。这才是营销,就像平时做销售,大家对不同的城市都有很多习惯性的想法,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消费者对大门很重视,你在这下面下功夫。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营销。
【主持人】:我代表消费者说一句话,消费者最敏感的是价格。光大从4千多卖到8千多。
【陈洪志】:楼盘价格在5千的时候,非常关注总价。做到新河湾的时候,要的是一种氛围,做成了国际社区,做的是高档人群的居住场所,我们现在的定义是中产,我们描述是30岁到45岁。这种人家庭责任感强,有很强的责任心,这种人在社会上的压力很大。这种人关系什么?对什么敏感?希望得到什么?这是我想做的。我们这种产品给这种中产人很多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比如说他的邻居都是中产,比如说经常讲孩子,他会觉得这个圈子里面很好,比如说关心的文化,我们有电影院,然后还有他们喜欢享受的东西,比如说红酒,还有雪茄房,我们对他们所关注的下功夫,我最反对看价格,我们要看价值。
【主持人】:为陈总鼓故障。不要看价格,要看价值。
下面互动一下,有没有关于这些话题,营销的作用在目前状况下,有什么分享?没有的话,我们就进入第二个话题探讨,那位嘉宾的提问很好,这是我们第二个话题希望探讨的,我们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我觉得是也梯级的发展,营销手段,在大江南北复制最快的,其次是产品,最后是服务,因为产品和服务实现是最难的,营销的手段复制是最快的。营销手段在大江南北复制的时候,大家怎么看?它有什么是应该的,或者是什么要注意的?我想先请粱总讲这种状况怎么看?
【粱上燕】:关注是抓到消费者的需求,当时做广州碧桂园的时候,是中国最大的大盘,这种模式在全国过去5年也推广得非常大,到了北京的时候,我们抓住了人群中需要什么,需要是四环还是五环,如果你的生活方式,你要家里起目标群所需要的生活方式,一年之后,楼价从周边的5千块钱,1年之后平均都是6千到8千。我想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说到西南地区,中国买房出现了候鸟情况,比如说东北人在青海买房,这个时候,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很多外来在广州做生意,这些人需要有商住的空间。外地人一般在当地的购房在16%,我们做楼盘的时候调查是13%,有湖南商会、浙江商会,我想这些商会在全国各个城市都不缺。关键是能不能做到我们抓住市场兴奋点,抓到半年未来经济发展的点,这时候要超前部署好我们的产品,同时我们的产品品质是首抓的话题,我想对于开发商来讲,只是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
【黄熹】:刚刚粱总说了品质的话题,从品质来讲,你针对的消费对象是什么?确定这样的方向之后就可以了。如针对这一小的群体,肯定会找到共同点。
【陈洪志】:我个人觉得在很多城市都不可避免出现复制,在我们国家,房地产历史时间不长,加上前几年房地产很好,大家没有考虑营销的功夫,什么楼都能卖得出去,老板就不用请我们这样人,没必要。但是我觉得是低层次的房地产竞争,我们换个角度想,就相当于房地产的门槛在提高,什么是门槛,过得去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以往去上海和北京,去看这些盘,去复制一下,去模仿一下,肯定大家会熟悉,我们经常上,你可以学其貌,却无法学其神。
为什么大家都不敢做东方明珠,因为大家都清楚,里面装什么都清楚。以前我们可以讲究貌,但是以后我们要讲究形,大家知都知道,我们没必要做到阶层的人都有。每一个单元1千套已经是很大的盘,我们只需要为这个盘找300个主人或者是500个主人,或是1500个主人,我觉得没必要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贫民百姓,我觉得把这个盘做好,针对客户群做就行了。
[主持人]:刚刚说到一点我也很认同,第一是所谓的神和貌。第一我也很赞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借鉴和共享,大江南北大家不同学习营销手段,学习不同产品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之起然而所以然。否认的话,就会出现南极北质的状况,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学习关键的模式时,最核心的就是了解当地的消费者,了解当地市场状况,和前面得到的共识是一样,我们对营销人员,无论是营销是大牛市的阶段,同时我们对消费者的把握和需要更严格的时候,包括参考先进地区的营销模式,最核心的就是对当地市场和当地消费者的理解和观察。我想这是这些手段最核心的地方。
我想还有一点,做营销的时候,精神也是很重要,就像刚刚,我是是受粱总的一句话,我跟粱总认识很久,她让我很佩服的就是这种精神,她说的是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我觉得作为营销的带头人,作为房地产公司来说,营销是前锋,前锋的精神作用是很重要。
其实陈总也是营销高手,陈总也很幽默,请问陈总,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精神?
[陈洪志]:我经历过一个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各位都照个相,然后大家普遍的都是一二三、都是茄子,防止眯着眼睛,但是出来的项目,都是米着眼睛,但是没人关注。我看到一个门面,门面不大,但是生意很好,我过去照相的时候,他要我把眼睛闭上,然后一二三,把眼睛挣开,这样就不可以有闭眼的情况。这种是对客户舒适度最高的,这是我个人经历很小的例子,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只要你用心,很多东西都能改变,我想这么多的照相馆,这么多的老板,谁都想赚钱,但我,包括我去照相馆之后,之前我有去过很多照相馆,我没有发现哪一个照相馆是这样,还在一二三茄子。其实做营销的人,真的要有心,只要你关心,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我们经常讲悟性,它绝对不是天生的,要有关注,有专业的眼光,久而久之就有悟性,就像做服装,他做服装的时候很关注,你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美,他找出了一个规律,英国的戴安娜王妃,她的衣服都是纯色的,显得非常高贵和典押。我们经常讲最难学的就是贵族的气质。戴安娜过去家世并不显赫,但是她的设计师却把他打扮得非常高贵。所以我觉得做迎营销人,只要关心就能做到最好。
[粱上燕]: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认真读书。营销近两年非常流行两个词,就是用心和认真,把用心放在认真里面去,我们用心了,也会找出差异。当你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那时候你可能是后来者,你可能会看现在企业的差异在哪里?但最终能不败之地,当你成为战略者之后,能不能把自己的心态调为后来者,我想这是最关键的,可口可乐如果以市场第一位居的时候,他就很难调处,但是如果放再后来者,这时候机会就会出来,完全从任何时候都不会有疲软市场。这是我想陈总深入浅出的例子给我们的经验,我们就会觉得,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
[主持人]:每一个人中间放一个毛巾,有一个餐厅把两个毛巾放在一起。总有一边的毛巾是给另外一个人用的时候,他就会找到他所需要的,他不太过去询问就会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都觉得这些都是精神,但是作为营销的人,尤其是营销在头人,精神的东西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得大事是道。对于这些方面,精神是营销人员所需要的。
[陈洪志]:我在广州喝枣茶,经常会被茶水站住。大家想一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做房地产行业也是第三产业,是服务型行业,就是怎么使人舒服?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细节需要做。可能在04年05的时候,房地产的环境太好,我们经常讲,这两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水平没什么提升和创新,因为太好卖了,不需要提升。创新的精神也少了,新的亮点也少了,我以前跟粱总经常交流,以前说,看例子看广州,现在我们都去上海和北京看,甚至去成都看。以前房地产行业从事服务型的工作,我们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创新,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用营销的眼光做。
[主持人]:这个话题可以告一个段落,下面有一个话题是很多人很关注的,现在营销的方法很多种,有针对大盘的营销,郊区型的大盘,还有中小规模的盘,我们所定位的大盘是指500米以上,在这两种盘当中,营销手法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大盘和小盘。
[陈洪志]:以前经常讲,做大企业是做份额,做小企业是做特色,这个放在做大盘和小盘是一样的,做大盘的时候,必须要有这么多的人,所以你一定要有份额,做大盘的时候,会考虑大小通杀的要求,在大盘里面,我们会强调主团。做小盘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做特定的人群,小盘找300-500位业主,我觉得只要把特色做出来,就可以了。
我有一个好朋友,是珠江新城的,他做了几个盘是比较有特色的,比如他做了一个70年代家园,就是为70年代的人做的。这都很有感触。另外一个盘是兴化经理人家园。就是做经理人。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每一个小盘,最关键的就是特色,做大盘,更多的是考虑市场份额。要考虑大小通杀,主要营造造城的感觉。
[粱上燕]:刚刚我们说的是做营销,任何行业里面,我一直认为都是相通的。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只要是市场,都是找消费者的需求和心态。10月份的时候,我去了一趟上海,上海这么多的五星级酒店里面,为什么要定巴拉巴在杭州商业街,他把巴黎等很多品牌引进进来,他会做不同的楼,3楼可以看到西湖,他把巴拉巴和伦敦做不到的旗舰店放在杭州,他只是占商业街的十分之一。用自己很独特的个性,在大盘中又能找到一颗明珠,因为这样的世界名牌店,上海成都很多人不用到香港和纽约买,到杭州就可以了。这跟我们做大盘是一样的。
刚刚说做到的氛围,能不能抓住目标人群,比如说我们现在做的贵州项目是2千亩的盘,如何一期二期业主都有很好的生活氛围?我们更多的是做未来生活里面人群所关注的。也许他们只是想在市区里面住,也许他们会想,这里不仅有山有水,将会有很多附加值,楼价只有一半,这时候是否能够创造市场新的空间,无论是大盘还是小盘,市场是相通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用心,如何用我们独特楼盘去创造自己独特个性。
[陈洪志]:我们国家有一个很大的盘,叫赖昌星,他有一个经典的名言,“我就怕你没需求,只要有需求我就能搞定”他绝对是营销高手。但是他是关系上的营销高手。在海关的官长,赖昌星能花三年的时间跟他交往,他从一开始请国内很出名的书画家,你总不能不出来吧,有一些书法的交流,这些官长什么都不收,但是换个角度,我说赖昌星是国内最顶尖的营销教授。
[主持人]:我知道你们在南昌做的项目,提升提升也很好?
[黄熹]:是的,我们项目的规模也不太大,在市中心,但是相对比较大,从销售上,最好就是口碑传送,一期产品并不大,但是在交付之后,大家入住之后,然后他们叫上朋友在新房参观,后来我们在广告上投入很少,就靠口碑的传颂,我们在营销方面都没有做很多的动作。
第一期我们是预售,当时我们说这个产品是多好多好,当时这个产品在杭州卖3千多,是天价,结果大家看到产品之后,都非常满意,最后二、三、四期,就不断的吸取以前的经验总结,所以各阶层的客户都过来了。
[主持人]:上个礼拜在大连,跟西联的董事总经理周小华沟通的时候,说了这么一个观点,就是“大题小作,小题大作,大盘大提”一个是区域价值的提升,相对于看法的时间比较长,规模比较大,和城市区域的价值是息息相关的。区域价值不好的话,大盘的销售会比较困难。像光大这边,地铁、沿江道路政治,区域都在不断的改善,这就变成了生活区,这样大盘营销就会比较好做。
大盘对产品的关注很重要,对于小盘,我们交流的时候是小题大作,北京风尚国际公寓,把他们所谓的高科技,饱暖,节能小题大作,突出它和其他项目的不同。我想这几个话题在座的嘉宾有没有什么沟通。哪一位愿意分享?或者有什么问题?
[嘉宾]:作为营销人员我们如何在这个方面加以提升?
[陈洪志]:我们经常讲,我们刚才的没有展开,它不是全是挠,而局部的,要找到它的敏感点和关键点,我们只是在敏感点和关键点上,这个是第一个。
第二是在环境好的时候,我不停的加,我们什么东西都做的好,但是在市场不好的他时候,我们要关注成本。时候要学会,在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里面,在最后的印象里面,或者是我们经常讲成本,从100块钱降到90块钱,我们有10个分享,不能每一个都打九折呢?我们在间时候是不能减成本的,在不关键的地方要减成本的。但是不要求10各环节每个环节都打9折,所以我们做成本控制的时候,要知道哪些可以减,哪些少减,哪些不该减。所以我们要看消费者的关注点在那里,在不关注的点上要稍微降一下。
这个时候就是要考把消费者做得匹配了。
[粱上燕]:营销和成本,与刚才大和小有关系,有一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好。关键是我们用多少心能否对的上。这个就是如果能够抓得到市场,而且这个店铺是一开就能够开很久的时间,有很长的生命力。
[嘉宾]:我是搞设计的,就是说,我这一年也看了,特别是香港,从廉租房到豪宅,我也体验过,我在想我们广州到这个地步,实际上是重新可以把香港的户型改进一下,比如最近在从化那快有一个2000亩的盘,但是分区也可能是靠近广州市的密度4区了,也要求是做90和70,我们比较头疼,我想能否在那种地方做小户型,甚至可以参考祈福新村等这类的。我们设计总是被营销牵着鼻子走,但是其实设计是走在营销前面的,主要的问题是请教你们,我这个想法有没有可行性。
[陈洪志]:其实我们经常讲大户和小户型,其实我们只是现在有一个误区。其实这点是很直观的。
比如说我们发现户型紧凑之后,把一部分的功能放在小区里面,比如在香港,有专门洗衣间,还有会客室,他可以把一部分的功能放在公共部分里面去,我想讲的一点,小户型一样能做出经典制作出来。在香港的小户型也做得很不错。日本也一样,小户型不代表房地产业没办法做,开发商就死光光,同时对我们营销也提出了很多可以去思考,或者是可以去展开的地方。我跟粱总参加另外一个活动,讲了一个观念,我们赚钱,所有的开发商,包括我在内,都赚两种钱,一个是赚土地的钱,另外一个是赚豪宅的钱。
像这种豪宅需求,我们要创造这种需求,现在小户型,我们可以创造另一种需求,在广州,可不可以创造一杯茶的空间,跟父母一起住。比如说两代人有代沟,代表我跟我的父母住对门和上下楼,他在这儿泡茶,茶还没凉,就到家了,我们可以引导这种生活,我们可以说这种生活是非常高档的生活,既照顾了老人家,又让小两口有独立空间,这又给营销人员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所以在这方面是不是可以引导。在福利分房的阶段,我们都住80平方米,现在大家都说120平方米好,因为这都是你们说的,都是你们宣传出来的,回头你们还可以再创造另外一种需求。其实我想,我个人很相信和期待,珠江地产以你们过去的作风和能力,我觉得你们能做出很好的产品,也能够做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我认为,小户型能够做得出精彩的产品。
举个例子,作凳子,在国外,评价它不是在包装,它强调的是人性化,比如说我坐的这个凳子很不舒服,翘腿也不是,不翘腿也不是。这都是人性的使用问题,比如说刚刚够,但又不是奢侈浪费。国外的尺度很好,我们现在学国外,就像现在的凳子,有一个凹下去的屁股,这就是学的国外。像香港和日本的户型,给我们很多启示,同时也给做营销的人提出了挑战,怎么做小户型的营销,怎么做小户型的引导,我觉得当小户型出来之后,上下打通,左右打通,这是机械的做法。将来不行,我觉得可以用化学方法融合贯通,,比在物里打通要好得多。
[黄熹]:我觉得陈洪志总说“一杯茶”很有经验,比如说我们公司是“一碗面”的概念,像我们公司的产品,一个是40平房,一个是80平房,我们当时做了“一碗面”的概念,结果这个产品在实际销售中非常成功,非常受欢迎。
[粱上燕]:我觉得“一杯茶”比“一碗面”更好一点。回到珠江地产的同事,这个户型做小户型可以,但是不是从香港搬过来,香港讲究的是整个完整性,针对市区的白领,很多是外来者,这时候他们也要成家立业,在广州买房子,最起码都要8-7千。光大是什么概念?光大花园以前广州人叫河南,现在大家所作的地方是河北。已经从当时4千块钱到现在的8千多块。作为白领,100平房是80万,如果是一半的价格,如果从从化来讲,3千多100平方就是30万,对白领供房还是很简单。
比如说我在成都看芙蓉古城,当时很有冲动,他们做的像一个方桌子,就是大家共用一个院子,广州有很多同事和老乡,是否创造这种空间?所以在上一轮的论坛里面,能否我们为现在的白领做共有的空间,比如说洗衣房、吃早餐的地方。是照办过来还是切合现在市场的需求创造新的概念和理念?让市场所接受,关键是在这里?像陈总所说的,在市区中,造90平方米,成本如何才能划算?在伦敦,仍然是共用的天空,穷人和有钱人是可以共用一个空间,比如说有的地方穷人不用钱买,但是再过10年,可能就是豪宅区,仅次于他的房间一进去,小空间里面隔成两格,空间是可以打开,如果是想看到阳光的时候,侧面可以看到,隔在这边是2米板,可以放单人床,一按电纽,床会收起来,餐厅的旁边是衣柜,我看到的酒吧和衣柜怎么处理?当他把红酒和水果搬出去,就会变成一个厨房。白领如果在市区做,70万一套的房子,从他的生活来讲买不起,社区有没有30-40万的,也有,已经是外来工买的。我想这是我们做郊区大盘一样,只不过是把面积减少。
我们这个例子在华南板块,03年,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华南碧桂园,他是第一个做郊区而且是做大盘。他是如何做的呢?做80平方,不跟新河湾抢市场,卖得非常好。这时候广州又兴起了白领往这边住,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祈福新村。如何解决交通和生活上的方面,要向营销和设计上更深入的研究。
[主持人]:最后一个话题,未来几年,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中国经济,有很多种说法,在未来得几年中,几位嘉宾对营销的作用和价值,及它的趋势做个总结。
[粱上燕]:嘉宾看不透,因为这几位嘉宾都是我们所认识的,他们在过去的时候,什么宏观调控跳出来,一是一,二是二,但是很奇怪,他看不到未来两年。还是刚才这句话,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
[陈洪志]:我对未来是非常充满信心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宏观调控提高了整个行业的门槛,要求行业在更高的平台竞争,市场经济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有人吃稀饭,有人吃鲍鱼。所以我们不管未来的宏观调控怎么样,一定是有充足准备的、用心做企业是可以做得好的。如果大家还希望任何一个企业不需要用心,不能做得很好,那么这个行业就没什么可期待的,这个企业没什么可尊重,我个人认为,我对未来非常充满信心。
[黄熹]:对自己有信心,对市场有信心,一定会很好,谢谢。
[主持人]:我做一个总结,从营销角度来说,营销永远不会过时,营销在全程过程中,要用心做。其次就是创新无止境,无论市场怎么变,只要有需求,我们就有方法能满足需求,关键要看你的决定,我们感谢台上几位嘉宾和台下的嘉宾。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观点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