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协同发力“AI+物流”,园区持续推进减耗提效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9-29 18:02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相关意见,推动物流领域无人服务与智能终端应用。物流企业与科技公司跨界协同成效显著。

    观点指数 在9月18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AI赋能减耗提效 | 2025年9月物流仓储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中,我们发现,政策、企业与科技公司协同推进“AI+物流”落地,国内智慧物流及跨境园区加速投资,AI技术在降本增效上成效显现,推动物流行业升级。

    政策层面,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探索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在物流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为物流行业智能化升级指明方向。

    交通运输部方面,《“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将于近期印发实施,旨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化创新应用,支撑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这将进一步促进物流运输环节的智能化发展,提升物流运输效率与精准度。

    报告期内,物流企业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持续升温,围绕“AI+物流”等数字技术方向展开多元协作,推动行业结构优化与减耗提效。如中国物流联合科大讯飞发布千亿参数“流云”大模型,以前沿AI技术为物流场景深度赋能;安平物流与运匠科技共建的物流数字化项目落地,探索物流运营的数字化升级路径。

    与此同时,宝湾物流与九识智能合作,共推无人驾驶仓配的规模化应用;卡塔尔物流携手三一机器人进军智慧物流领域,同日虹迪物流科技与壹沓科技正式开启“AI+国内物流”战略合作。整体来看,物流企业与科技企业的跨界协同愈发紧密,从数字化项目落地到AI大模型、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场景化应用,“AI+物流”的融合创新正成为行业减耗提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国内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方面,普洛斯8月8日启用上海新西北物流园一期,投资22亿元,提升上海区域物流仓储配送能力。申通快递8月20日落地阜阳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助力区域物流发展。

    在跨境领域,京东产发9月11日完成迪拜智能物流园交割,深化中东战略布局,此次交割的智能物流园将与京东产发在本地已有项目协同,该仓库计划配备行业领先的智能仓储设备与管理系统,持续优化运营效率,共同构建辐射中东、非洲和欧洲市场的智能供应链核心枢纽。。

    部分企业动作也持续加快,菜鸟物流8月28日宣布将在墨西哥开设首个仓库,拓展拉美市场;嘉诚国际8月25日中标跨境电商平台华东核心智慧仓运营服务项目,深化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中通快递8月26日签约大湾区(佛山)空地一体智慧运营中心项目,投资50亿元,打造空地协同的智慧物流运营体系。

    期内典型园区有京东产发北京大兴机场亚一智狼仓、湖南怀化智慧冷链仓、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顺丰鄂州枢纽转运中心。

    京东产发北京大兴机场亚一智狼仓应用“智狼货到人系统”,存储坪效提升4倍,数万SKU的仓库拣货最快可达秒级,拣选准确率达99.99%,单均物流成本下降50%。目前,“智狼”系统已在北京、福州、广州等多地落地,进入全国规模化复制应用阶段。

    湖南怀化智慧冷链仓由飓速冷链、顺丰速运共同建设,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冷库容量达24万立方米。借助智能AI技术,该仓可实现各温区精准控温,能满足香蕉、榴莲、山竹等入境水果及医药产品的差异化储存需求。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由普洛斯为跨境电商企业希音打造,占地面积约680亩,总投资约35亿元。通过构建“绿色、智能、自动”的一体化供应链,该园区着力建设全球交付中心,助力希音供应链向智慧化、精益化升级。

    顺丰鄂州枢纽转运中心结合大数据、仿真、AI算法、视觉分析等技术,搭建“丰隽云镜数字孪生货运平台”。数据显示,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配送路径后,顺丰运输成本降低10%~15%,配送效率提升20%~30%。

    企业不断加速智慧物流园区在国际核心节点的落地,提升对跨境货物的处理与调配能力,推动跨境保税仓战略升级,多维度推动行业全球化、智能化发展。

    本文节选自《AI赋能减耗提效 | 2025年9月物流仓储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李永泉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