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增长、分化与探索并存,互联网医疗驱动行业新增长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9-26 18:16

  • 当前,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营收与利润显著增长,技术驱动与生态整合成为核心动力。

    观点指数 在9月16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增长分化与探索并存丨2025年三季度康养发展报告》中,我们发现,互联网医疗与居家养老板块延续高增长态势,头部企业营收与利润双双提升,技术投入与生态整合成为关键增长动力。

    政策方面,上海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医疗护理机器人、智能家居在康养场景应用,包括多模态感知机器人、膳食辅助设备等,为养老服务注入科技动能。

    互联网头部企业以技术为引擎,赋能康养产业布局。华为云与港仔机器人合作聚焦具身智能和医疗健康大模型,以国产化算力支撑技术落地,推动超大规模医疗健康智能体平台建设。

    蚂蚁集团推出的AI健康应用"AQ"整合健康科普、就诊咨询等百项功能,通过语音通话等适老化设计降低使用门槛,同时连接鱼跃、三诺等健康设备及华为、苹果可穿戴设备,形成健康数据闭环。字节跳动 "小荷" 品牌则打造AI健康管家,通过症状收集、用药参考等功能实现疾病预防与管理的智能化。

    京东健康与信达生物合作,利用全渠道资源推进代谢疾病科普,提升公众科学认知;小米则通过AI技术赋能同仁堂,将传统中医智慧转化为个性化智能服务,探索健康管理新范式。

    聚焦其财务表现,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表现突出,实现总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4.5%,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35%。其增长源于其“医、检、诊、药”闭环服务的持续完善,互联网医院和 “AI京医”系列智能体等线上功能,显著提升服务可及性与运营效率。

    平安好医生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6.8%。其居家养老业务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服务覆盖85个城市,B端企业客户超3500家,反映出企业级健康服务需求正在快速释放。

    叮当健康处于转型推进阶段,上半年营收23.27亿元,同比增长2.6%,亏损收窄至0.5亿元。公司由药品零售向全域健康管理平台转型,通过“在线咨询+诊后管理”提升模式,延伸服务价值链,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传统养老社区与企业业绩呈现显著分化,部分企业通过医养结合、区域深耕与智慧化改造实现增长,但整体仍面临成本压力与盈利挑战。

    悦心健康营收4.88亿元,同比下降12.6%,净利润仅0.02亿元,同比减少27.2%。其大健康业务虽在推进“悦心照护体系”,但业务占比仍较低,传统建材业务拖累整体表现。

    北京健康养老与医养产品收入7658.7万港元,同比增长4.47%,但仍亏损0.29万港元。收入温和增长主要源于养老入住率提升及教育类家具产品线拓展,不过盈利能力尚未有效改善。

    相反,兴业控股持续扩张医养床位,深化医养结合特色模式,实现养老业务收入1.09亿港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0.45亿港元,同比增长60.6%。显示区域聚焦与资源整合对盈利改善的作用,为传统养老社区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数据来源:上市企业财务报告、观点指数整理

    部分康养科技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面临营收下滑与亏损扩大问题,反映出消费市场需求波动及研发转化周期的影响。

    倍轻松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亿元,同比下降36.2%,亏损0.36亿元。公司持续推进“硬件+内容+服务”睡眠健康闭环,并研发中医体质辨识AI系统,为AI健康管家铺路,但研发成果转化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短期业绩承压。。

    国脉科技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94.4%。公司推出居家养老AI智能体,强化“实体养老+AI”双轮驱动模式,显示技术赋能对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

    本文节选自《增长分化与探索并存丨2025年三季度康养发展报告》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李永泉、黄家良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