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长期发展仍面临核心挑战,能否通过持续精细化运营,稳固“潮奢”定位,在激烈的新街口商圈中提高目标客群的消费黏性,将是成败的关键。
观点指数(GDIRI) 近日,香港置地宣布旗下全新商业地标南京JLC,在南京新街口正式开业。
资料显示,该项目总开发体量约34万平方米,总经营面积近26万平方米,可租赁面积近13万平方米。业态包含高端商业、双铂金超甲级写字楼及高端公寓,其中总商业零售面积近9.2万平方米。
作为香港置地宣布战略转型后首个投入运营的商业项目,南京JLC凭借差异化定位与强势首店招商,初期取得了可观的客流与销售额。
然而,其长期发展仍面临核心挑战,能否通过持续精细化运营,稳固“潮奢”定位,在激烈的新街口商圈中提高目标客群的消费黏性,将是成败的关键。
转型压力下的南京JLC
2024年10月底,香港置地宣布将不再于亚洲投资建售物业项目,包括住宅及中期租赁的资产,会继续完成该业务板块中的全部现有项目,同时积极从中回收资金,投入新的综合商业地产业务中。
在这一重大转型背景下,南京JLC成为新策略下首个开业的商业项目,其表现不仅关乎单点成败,更被视为香港置地内地商业布局模式能否成功切换的关键参照。
据了解,零售商业方面,香港置地在内地主要有两条商业产品线,分别为中环和光环。光环定位为地标区域型城市自然综合体,主张为生活注入自然灵感,探索在地文化融合,成就城市区域升级,如重庆光环购物公园。中环系列则定位为知名的奢华高端商业,聚焦核心城市商圈,如北京王府中环。
值得一提的是,中环这一产品线还分为“旗舰中环”、“地标中环”、“精品中环”三个不同的打造方向。一定程度上,统一品牌能保证项目的商业调性,而差异化定位可以让项目具备适应不同城市、不同商圈能级的灵活性。
南京JLC与北京王府中环虽同属“精品中环”,但二者定位、客群和业态组合呈现明显差异。
北京王府中环定位为时尚高端生活方式零售中心,侧重于营造高端、顶奢的购物环境,目标客群是具有较高消费能力和追求品质生活的人群。而最新的南京JLC定位上倾向于潮奢,将消费主力聚焦在年轻客群上,更注重潮流元素。
差异化的倾向下,项目业态品牌组合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重奢项目的零售业态占比较高,通常可达60%-80%左右,其中奢侈品零售是核心,占据主要空间和资源。而轻奢项目零售业态占比相对较低,通常在50%-60%左右,会留出更多空间给其他业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两个项目的业态占比上也有明显体现,据观点指数统计,北京王府中环的零售业态占比约为70%,而南京JLC的零售业态占比则约为43%。
餐饮业态上,重奢项目的餐饮业态也偏向高端,如北京王府中环除引入的餐饮品牌,包括融合面馆食之六七、现代粤菜王府海堂、精致闽菜景福轩等的全国首店外,基本上以精致的餐饮为主,以较好的匹配项目的高端定位。
而轻奢定位项目的餐饮则以人气为导向,南京JLC超50%的餐饮为网络热门榜餐厅如芸山季、金泰兰、山石榴等,目的是通过餐饮刚需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和家庭客群。
至于首店引入上,南京JLC开业至今一直强调“首店经济”,试营业时首店品牌占比超过40%,引入多个区域首店和城市首店。
随着项目运营的深化,其后续又引进了多家颇有影响力的首店和全新概念店,如法国轻奢箱包品牌LANCEL、意大利时尚品牌MSGM、以及法国时装品牌Christian Louboutin的南京首店等, 首店矩阵持续扩大。
相关数据显示,试营业首日,南京JLC的客流量超5万人次,开业前3日累计客流量达到8万人次,开业首日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在五一假期首日销售额也突破了5000万元。
上述数据表明,南京JLC通过“首店+餐饮”组合,实现了初期引流与销售转化。不过需注意到,项目主打首店和餐饮,也意味着其将面临较大的品牌调整压力。
后续能否持续引入有影响力的首店,保持品牌的新鲜度和竞争力,并促使已入驻品牌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是其长期发展的关键。
后续竞争与运营压力
除本身运营外,南京JLC在商圈内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项目所在的新街口,作为南京乃至全国知名商圈,日均客流逾80万。对商业运营者而言,庞大的人流量既是优势,也是考验。
与高客流量相对应的是,该商圈内密集分布着德基广场、中央商场、新百商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南京IFCX新力场等数个商业项目,其中不乏运营成熟具备高知名度的传统百货与购物中心。
这也意味着,如果项目没有清晰的定位与特色,加之突出的运营能力,将难以在多个成熟商业项目的包围中长久生存。
来源:百度地图,观点指数整理
高端商业方面,德基广场在南京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而大众商业方面中央、新百、金鹰等传统百货多年运营积累了庞大的基础客群。因此,南京JLC的潮奢定位,具备一定的差异化基础。
但需注意到,同一商圈和邻近区域内,主打潮流消费的不止南京JLC,IFCX新力场、南京万象天地都与之有着相似的定位,均侧重年轻化和体验化。
IFCX新力场为瑞安新天地旗下项目,体量较小,商业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且由于层高、动线等不可抗力导致的空间局限性较大,存在一定商业硬伤,限制了品牌的丰富度和业态的完整性,难以提供一站式的大型购物体验。
但其在地化属性较强,主打受年轻人青睐、具有网红属性的餐饮品牌,在有限的单层空间内引入了近50个品牌,目标客群和南京JLC重合度较高,对后者的压力在于对高频次消费的争夺。
而南京万象天地虽不在新街口商圈,但其距离南京JLC直线距离仅2公里左右,客群重叠度同样较高。
该项目作为华润万象生活旗下仅次于万象城的产品线,定位轻奢的同时区别于传统盒子式商业,强调“MALL+街区”的融合模式,同时紧邻夫子庙景区,有一定的文旅属性,相比其他项目来说,对旅游客群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品牌引入上,该项目同样注重首店经济,引入品牌中40%为城市首店,主打国际化餐饮与潮流零售,兼顾高端生活方式,引入了添好运、闽和南在内的多家米其林、黑珍珠餐厅和Arc'teryx、DESCENTE等高端户外运动品牌。
与上述项目相比,南京JLC的优势在于餐饮和零售品牌的丰富度较高。以零售业态为例,项目引入了VALENTINO、Christian Louboutin等奢侈品牌、山本耀司等潮流设计师品牌、方所书店等体验式品牌,这些均是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热门业态。
此外,空间场景的创新也较为突出。项目打造了城市绿洲、社交广场等场景化空间,营造出低密度松弛感商业氛围,在抢夺流量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
整体来看,南京JLC在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竞争也不容小觑。后续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通过精细化的招商和运营,在细分客群中强化不可替代性,否则将容易陷入“轻奢不轻,重奢不重”的尴尬境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冯彩云
审校:陈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