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产业园区企业积极发力股权投资拓展收益,张江高科等投资收益大增336.75%。企业业绩呈现分化态势,部分企业布局IDC赛道寻找新机遇。
观点指数 在9月2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分化中寻找新机 | 2025年8月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中,我们发现,部分园区企业如张江高科转靠股权投资盈利较好,润泽科技、万国数据等企业利润均增长,普洛斯、京东产发等也加码布局数据中心。
8月14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5年国家数据局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通过试点优化全国数据产业布局,加速形成产业生态与规模优势,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63个试点项目覆盖13座城市、22个行业、28家企业,以“点上突破”探索数据流通机制;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月11日发布7项数据基础设施与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征求意见版,涵盖安全能力通用、数字合约技术、使用控制技术、技术能力评价方面。
从“规则层面”夯实数据要素流通基础。加上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三层政策联动,完善数据要素从流通实践到规则规范再到产业集聚的生态体系,激活数据要素对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2025年上半年报显示,重点产业园区运营企业张江高科、苏州高新、上海临港、中新集团净利润分别上涨了38.6%、23.2%、8.4%、5.3%,中新集团营收从上年同期15.11亿元增长至21.04亿元,土地开发业务收入上升推动了整体营业收入增长,且公司在产业投资方面持续布局新质生产力带来较好收益。
电子城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公司表示推进产业空间项目建设与销售去化,但受项目开发交付周期性及地产行业市场环境影响,产业园区销售及出租未达预期;东湖高新财务费用大增144%,投资现金流大降119%,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减少也对整体利润产生影响;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模式面临区域产业发展、项目去化、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整体经营存在困难。
投资收益方面,超一半企业同比增长。张江高科投资收益3.26亿元,同比增336.75%,表现突出,作为近年被冠上“科技投行”的产业商,在业务端构建起“一体两翼”产业投资体系,部分项目已具备从天使轮到上市的股权融资能力。
国企方面,上海临港集团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对符合要求的办公公寓免租;广州黄埔区推出15万平方米“0租金”产业空间;市北高新拟投6000万参与上海德联博健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创新模式与股权投资拓展收益来源。
数据中心赛道,润泽科技、万国数据、数据港等企业营收同比增长,平均增速达10.5%,其中万国数据总营收56.23亿元,同比增1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15.3%,实现扭亏为盈。同时,万国数据的股权投资对象DayOne宣布将在芬兰拉赫蒂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预计总投资额约12亿欧元。
普洛斯、东久新宜、凯德等企业也在开展数据中心运营,规模逐步显现,数据中心成为产业领域的增长板块。整体而言,部分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数据中心布局等实现增长,部分企业面临营收利润下滑情况,需优化业务与投资布局。
如期内京东产发拿地布局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项目二、三期,建筑面积达14万㎡。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该项目的推进将为区域数字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在产业园区REITs板块整体调整的背景下,首批两只数据中心公募REITs——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于沪深交易所上市。两只产品上市首日均以30%涨幅达到交易限制,且后续阶段涨幅持续高于板块整体水平。
同时,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与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在一级市场发行定价处于较高水平,这一情况反映出市场对数据中心赛道的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AI)大模型训练的推进及智能终端应用的落地,市场对算力与数据存储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据行业观察,训练千亿参数的AI模型需调用大量服务器持续运算,数据中心作为支撑算力的基础设施,已成为AI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节选自《分化中寻找新机 | 2025年8月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李永泉
审校:陈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