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居家养老年均营收77%,“健康+AI”成增长新引擎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8-22 15:12

  • 互联网养老及健康管理板块成为康养产业增长引擎,“健康 + AI” 正成为守护银发群体的核心力量。

    观点指数 8月13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其中在“康养发展:重塑金发价值”篇中指出,随着推理AI技术渗透加深,中国AI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互联网养老及健康管理板块以轻资产、数字化模式异军突起。

    观点指数根据2025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企业年报数据,在康养产业的发展格局中,梳理出养老社区及医院运营、互联网养老及健康管理、医疗器械及药物研发三大核心板块,各板块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同时,各板块的营收、毛利及增长情况,折射了康养产业盈利格局分化的趋势。

    养老社区及医院运营板块呈现“规模居中、增速平缓”的特点。受重资产运营模式影响,养老社区与医院建设需长期投入巨额资金,场地建设、专业设备购置等固定投入,再加医疗护理团队的高人力成本,使得运营端盈利空间被持续压缩,毛利承压成为传统康养运营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泰康之家医养康宁板块毛利率从2022年的31.0%下滑至2024年的12.3%,爱侬养老2024年受人力成本上升影响毛利率不足20%,同比变化-3.1%,环球医疗其医院运营板块业务毛利率仅16.5%,显著低于其他业务板块。

    医疗器械及药物研发板块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头部企业凭借资金、技术与市场渠道优势,保持稳健盈利;而初创企业创新药物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10-15年,成功率不足10%。不过,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稀缺性为企业构筑起高利润保障,使其平均毛利率维持在45%-80%的高位。复星医药2024年实现营收411亿元、各板块平均毛利率达47.9%,展现出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恒瑞医药旗下创新药研发制造的毛利率高达86.3%,聚焦医学影像及放疗设备的联影医疗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10%,但毛利率仍处于48.5%的较高位置。

    互联网养老及健康管理板块重点企业以年均77%的营收增速异军突起,成为产业增长的引擎。依托数字化、轻量化运营模式,该板块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健康管理平台、线上诊疗等服务快速触达用户。线上健康咨询、健康监测等服务无需大规模实体投入,通过平台化运营即可实现盈利,展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

    成本结构上,轻资产模式使得边际成本随用户规模扩大快速摊薄,平均毛利率稳定在30%-40%区间。如平安健康居家养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3.5%,毛利率达29.1%同比变化16.5%,京东健康医疗服务板块营业收入达94亿增长18.9%,毛利率达22.9%。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AI技术正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数据显示,中国AI健康管理市场规模目前已超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增至2.5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细分领域中,医疗咨询服务、消费者健康服务、健康解决方案及慢病管理的AI渗透率分别达25%、75%、25%及5.3%,显示市场在多维度上均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头部企业聚焦线上健康管理与线下居家养老融合领域,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医疗资源的空间限制,守护居家老人安全。京东健康在慢病管理与社区健康服务上双线发力,与诺和诺德推进慢病管理数字化,配套线上问诊、药品配送,延伸优质医疗资源;另一方面携手光大养老,将京东卓医技术植入社区场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AI算法分析健康风险,为社区老人打造“线上+线下”健康守护闭环。

    中国平安“平安好医生”接入DeepSeek大模型,深挖医疗AI技术应用。从智能问诊到辅助诊断,持续探索医疗AI技术赋能场景,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AI医生”的专业服务,为居家健康管理装上“智慧大脑”。中国太保追加投资“太医管家”9.2亿元,优化服务流程,打造一站式家庭医生及管理式医疗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实现“手机即医生”的便捷服务体验。

    2025年上半年,养老运营机构与科技企业深度协同,从线下养老社区的“智慧守护网”,到线上健康管理的“居家安全盾”,构建全维度、智能化康养服务网络,“健康+AI”正成为守护银发群体的核心力量。

    本文节选自《康养发展:重塑“金发”价值》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李永泉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