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方面,今年以来却有不断增加的“园区降维”案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优惠政策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生存压力及恶性的市场竞争风险。
观点指数 8月13日,《观点指数 • 2025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发布,其中在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篇中指出,PPI已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33个月录得负增长,且PPI与CPI的“剪刀差”持续扩大。人才方面,今年以来却有不断增加的“园区降维”案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优惠政策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生存压力及恶性的市场竞争风险。
宏观指标数据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分行业看,6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的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6.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4%,纺织业增长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汽车制造业增长11.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
而CPI和PPI方面,2025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其中,CPI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国家统计局表示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的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
但环比来看,CPI仍呈现下降趋势。受高温、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工业消费品价格由降转涨,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3.8%转为上涨0.4%,带动能源价格由上月下降1.7%转为上涨0.1%。
值得注意的是,PPI已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33个月录得负增长,且PPI与CPI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市场表示,当PPI降幅超过CPI时,意味着企业正在替消费者承担成本压力,这种传导效应最终会反噬就业市场。
因为PPI是企业景气指数的核心反映,反映今后市场总体价格的趋势。PPI的持续负增长会压缩企业利润,进而可能引发裁员潮,降低消费能力,导致CPI的进一步下降。
人才方面,今年以来却有不断增加的“园区降维”案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优惠政策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生存压力及恶性的市场竞争风险。
3月10日,深圳国资委表示在市、区协调联动下统筹调配了10万平方米市属国企产业园区资源,为入园的小微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产业空间,通过区政府遴选且符合相应政策条件的科技企业最低可享受2年以内的免租优惠(签一年合同免一年租金,或签三年合同前两年免租第三年减半),实现“零租金”入驻。
此外,深圳国资委还表示将结合实际为科创企业推出更多“零成本”产业空间,更大范围降低科技企业成本。
3月7日,深圳宝安区创新创业“无忧空间”首批13家载体在汇智研发中心正式发布。“无忧空间”聚焦“20+8”产业集群,重点服务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前沿领域,为入驻企业提供3至12个月免租空间,并配套政策辅导、产业对接、金融链接、产品推广等系统服务。
3月28日,北京海淀区推出“中关村AI北纬社区”,旨在进一步降低青年人才和小微企业创新成本,充分发挥北京中关村学院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优势。入驻企业可享受最高三年全免的优质产业空间、周边千套人才公寓的强力保障以及企业孵化加速、人才服务、产业政策等一站式全要素赋能,营造集约便捷、开放包容,与顶级科研力量协同共生的创新生态。
4月3日,苏州高铁新城“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共统筹调配了10万平方米国资产业园区资源,旨在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产业空间。通过遴选且符合相应政策条件的人才,可给予200平方米以内的面积或总数不超过10个工位的两年“零租”支持(不包含物业费用、能耗费用等,人均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
7月17日,广东惠州西湖智谷推出零租金政策,优先针对软件信息(上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数字经济、AI等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达到入园的标准和要求,给予超常规免租期。
但这种国资背景的园区依托财政补贴和资产规模推行免租的行为,会导致民营园区被迫加入“价格战”,而民营企业却因刚性成本无法跟进免租举措。此外,企业可能为追逐免租政策在相邻区镇间搬迁,政策红利消退后,遗留下来的仍是是居高不下的空置率和愈来愈低的租金,最终产生恶性竞争的风险。
观点指数认为,虽然免租金政策短期可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但产业园区真正的护城河在于产业生态链的构建与产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本文节选自《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跨越周期》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吴丹怡
审校:陈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