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企业研发端投入下滑,未来聚焦运营能力建设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8-18 18:05

  • 未来,随着行业进入存量时代,数字化聚焦的核心或是减少开发领域投入,转向经营业态和轻资产的项目建设和能力输出。

    观点指数 8月13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观点指数 • 2025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其中在“数字化发展:实效为先”篇中指出,目前样本不动产企业在研发端的投入仍延续下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在1%左右。未来,随着行业进入存量时代,数字化聚焦的核心或是减少开发领域的投入,转向经营业态和轻资产的项目建设和能力输出。

    在“数字中国”顶层设计的持续推进下,不动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被纳入数字化升级版图,政策端已从倡导走向制度配套,为行业铺设了规则跑道。

    与此同时,泛在连接、智能计算与虚实融合技术的迭代,正重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使数字技术向建造、交易、运营等场景深度渗透;不动产行业自身则处于从增量扩张到存量精耕的换挡期,土地、资金、人口等关键要素的红利递减,传统路径难以为继,亟需借助数字力量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不动产行业重塑价值链、重塑组织能力、重塑客户关系的必由之路。它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业务弹性、孵化新的服务与盈利模式,使企业从单一开发向持续运营和生态协同演进。

    观点指数长期跟踪不动产全行业的发展态势,涉及住宅房地产(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新经济地产(产业及物流地产)、物业及城市服务等数字化转型现状,以及科技服务商于其中扮演的角色。针对科技在不动产行业中的应用效果、发展趋势、榜样案例等,进行一系列分析研究,供市场参考。

    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明确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实现国内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科技领域创新步伐加速,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先是具备“开源、低成本、高性能”等特性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发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更多中小企业和开发者能够利用顶尖模型进行降本增效,加速了AI在各行业的落地。

    再是具身智能最新成果的展示,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机器人前沿技术的机会,也为相关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做足了铺垫。

    此外,低空经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跃迁,商业化加速,诸多企业正在抢占这一新高地,引领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潮流。

    与此同时,不动产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各业态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

    房地产开发领域,投资、新开工和施工面积下滑,新房需求低迷;企业面临资金压力、盈利下滑等困境,尽管政策持续支持,但市场内生动力恢复仍需时间。商业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市场规模收缩,运营表现区域分化,部分二三线城市租金下滑、空置率上升。产业园区招商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转型需求迫切;物流园区需求增长乏力,成本上升,亦面临劳动力短缺和技术转型压力。物业及城市服务行业受宏观经济下行、居民收入压力增大、业主维权与议价能力提升等因素影响,企业与业主的矛盾渐趋频繁,营收增速放缓,回归微利经营。

    上述背景下,数字化转型被视为破局重生的关键工具,业内企业普遍寄希望于科技力量以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优化客户服务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创新业务模式以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情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科技正助力不动产行业迈向智慧化和精细化管理运营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数字化平台的广泛应用能够提升企业从投资、建设、运营到资产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AI大模型、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型科技在不动产行业各个环节得到探索,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市场预测和项目规划提供有力支持,还能够提升客户的体验与营销效率等。

    观点指数统计,目前样本不动产企业在研发端的投入仍延续下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在1%左右;同时,不同企业间的投入差别较大,总体上业内头部企业研发投入金额领先于中小型企业。另外,少数几家商业、园区类地产企业增加了研发投入,但绝对金额并不大。

    例如,大悦城控股聚焦绿色低碳、数智化、围绕客户体验的商业和住宅产品创新等多个领域重点发力,推动在商业节能、绿色低碳、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助力产品升级,保持大悦城产品的竞争力,最终研发费用同比2023年增长58.79%至752万元。

    苏州高新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20.81%至4000万元;旗下东菱振动加强新品研发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拓测试服务市场布局,2024年度研发投入3124.94万元,占东菱振动全年营业收入的6.02%。

    相比之下,中国海外发展2024年的创新投入虽然下降9.83%,但金额仍达到10.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0.55%;同时,绿地控股主要在建筑产业新工法、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自主研发方面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下降17.18%至11.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0.50%。

    观点指数认为,企业减少数字化投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行业整体处于下行期、现金流以及融资环境趋紧,企业普遍采取收缩策略,导致对非核心业务的投入(如数字化转型)减少;同时,数字化是一项长期投入,短期内可能难以看到明显成效,在利润下降的背景下,众多中小企业缺乏持续投入的动力。

    其二是既懂不动产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多数企业管理层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及理解,无法构建起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使得不同业务系统、部门之间的数据难以实现有效整合与共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部阻力。

    其三,存在不动产企业此前数字化及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构建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系统平台,因而投入下降。所以,企业研发投入缩减并不意味着对数字化及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降低,只是进入了更加注重系统稳定运行和优化升级的新阶段。

    据了解,当前一些中小型企业尽管在资金、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相对有限,但也会采取一些灵活和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升级路径,例如,借助外部力量与生态合作,专注于核心业务和深耕细分领域,注重轻量化或模块化成果积累等。

    总体来看,业内数字化转型更加理性实际,更加注重经营绩效导向。未来,随着行业进入存量时代,数字化聚焦的核心或是减少开发领域投入,转向经营业态和轻资产的项目建设和能力输出。

    本文节选自《数字化发展:实效为先》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兰英杰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