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老龄化规划启动,地产企业拓展康养消费新场景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8-15 15:23

  • 地产企业以轻资产品牌串联产业环节,借线下体验中心落地,将适老化改造需求转化为发展机遇,以丰富拓展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场景。

    观点指数 8月13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其中在“康养发展:重塑金发价值”篇中指出,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单纯依靠养老社区基础月租已难以释放银发经济潜力,通过多样化增值服务拓宽消费领域,挖掘其消费价值成为关键。

    根据计划,民政部将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十五五”时期人口老龄化相关国家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拟推动养老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家政等相关产业和业态融合发展,丰富拓展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场景。深化银发经济研究,进一步细分市场,推动出台发展旅居康养、老年文化产业等专项支持政策,推广建设老年人产品用品应用场景展示平台,加强老年产品和服务标准引领和技术攻关。

    根据观点指数统计,2025年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养老社区租金7300-8300元/月,超出重点城市养老社区平均月租20%。一线城市老年公寓月租普遍4000-6500元/月、基础型社区照料中心集中在3000-4200元/月,重点城市租金分层现象显著。

    然而,仅依靠养老社区基础月租难以充分挖掘银发经济的潜力。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若要将“银发经济”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金发机遇”,需聚焦具备消费能力与闲暇时间的老年群体,通过开发多样化增值服务拓宽银发消费领域,重新评估并挖掘“新老人金发群体”的消费价值,进而推动银发经济产业链向更高层次发展。

    养老消费领域正通过多元场景释放消费潜力。养老社区租金构成居住消费的基础,在此之上叠加的医疗照护、膳食服务、生活护理等增值服务费用,占比达35%-75%。与此同时,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等消费场景也加速显现。据统计,近年来对房屋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家庭数量持续上升,推动“物业+居家养老”产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直接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家专业护理服务需求显著增长115%,服务内容从日常照护延伸至康复训练,促使养老消费从“基础居住”向“品质生活”升级。

    住建部估算,我国现存400亿平方米旧建筑需开展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其中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直接市场份额约3万亿元。庞大的市场吸引地产及康养企业加速布局,以轻资产品牌输出与线下适老体验中心建设为抓手,掘金康养赛道。市场实践中,地产企业推进适老化改造与场景创新,融合医疗、养老、智慧科技等业态,为社区老年人构建“医养结合、智慧便捷”的生活新场景。

    远洋养老凭借“椿萱茂”、“椿萱惠”、“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品牌矩阵深化轻资产合作。椿萱茂与地方城投协同,签署品牌授权及管理服务协议,植入标准化康养运营;打造线下体验中心,为业主定制专业服务,打通地产开发与康养运营闭环。保利健投构建“和熹会”、“银福苑”、“保利和品”品牌体系,依托地产资源推出“保利新质康养生活空间”服务体系。从机构养老照护到适老化改造、养老用品供给,深度布局居家适老化改造全链条,以品牌输出整合资源,让适老化改造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中海养老以“锦年康养”为核心,延伸“锦年甄选”、“锦年会展”等品牌,构建“康养社区+居家适改+产业生态”布局。打造体验馆、银龄友好商圈等线下场景,通过拟办康养消费节、布局买手店,以品牌创新激活康养消费潜力,让地产场景成为康养产业“流量入口”。松下康养与兆泰集团共建适老化体验中心,整合适老化产品、服务、健康管理等资源,嵌入智能监测与改造方案;海尔康养推出“Haiercare”品牌,落地智慧康养体验中心,构建智慧康养生态,让地产空间成为智慧康养“线下载体”。

    地产企业以轻资产品牌串联产业环节,借线下体验中心落地,将适老化改造需求转化为发展机遇。在15万亿市场蓝图中,企业以品牌创新何场景落地书写康养产业“轻资产运营、全生态服务”新篇章,为老年群体打造高品质的康养空间。

    本文节选自《康养发展:重塑金发价值》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李永泉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