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运营面临现实挑战,不少轻资产项目面临退出困境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8-14 17:31

  • 需要注意到,不少以轻资产输出为主要发展模式的企业,也面临项目退出的问题。

    观点指数 8月13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其中在“商业地产零售业态发展:内功修炼”篇中指出,当前市场处于理性调整阶段,企业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部分头部商业地产企业凸显出较强韧性。展望后续发展,在不明朗的环境下,企业商业运营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未来在行业竞争中突围的重要一环。

    具体来看,当前零售商业地产企业业绩增长承压,轻资产扩张成主流趋势,但企业也面临项目退出挑战。与此同时,存量改造与精细化运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具备优质商业操盘能力的企业更易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市场趋于理性之下,零售商业地产运营商的业绩增长也面临较大压力,实现明显增长的实属少数,但其中仍有亮点存在。

    港资企业方面,样本企业呈小幅增长或下滑状态,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业绩增长有较大影响。但长线运营为主的企业展现出较强韧性,主要得益于旗下商业物业组合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024年,太古地产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录得47.87亿元,同比微涨约2%,而新鸿基地产、九龙仓集团等企业的内地投资物业收入则录得下滑,同比分别下滑2%和4%。

    内资企业方面,头部商管企业华润万象生活的零售商业收入增幅约30%,旗下在管项目零售额增长18.7%,重奢与非重奢不同量级项目分别增长5.6%和27.1%。

    但也有部分商管企业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宝龙商业、星盛商业仅实现收入的小幅增长,同比增长0.1%、1.5%,而中骏商管收入同比下滑4.7%。

    至于轻重并举的企业,在市场挑战之下,凭借新开项目和整体规模效应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如大悦城地产零售商业收入录得30.23亿元,增长1%;新城控股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下半年,预计上述企业仍面临不小的市场挑战,部分基本盘较稳的企业有望凭借突出的运营能力,较快做出调整以应对市场和行业变化,创造更好的业绩。

    当前市场,轻资产扩张成为主流,华润万象生活、万达商管、旭辉商业及爱琴海等通过轻资产模式,在降低成本压力的同时进行快速布局。

    据观点指数统计,上半年上述企业陆续签约了不少轻资产项目,华润万象生活签约苏州万象天地、旭辉商业签约金华旭辉广场等。

    不过也需要注意到,轻资产发展并非易事,实际上不少以轻资产输出为主要发展模式的企业,也面临项目退出的问题。2024年12月,融创与业主方崇左城建就崇左万象汇完成合作签约,该项目此前运营方为华润万象生活;昆明唯一的大悦城也于同年更名为好悦天地,印证了大悦城的退出。

    据观点指数了解,企业退出项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部分项目合作期满后,业主收回自主经营或更换运营方;二是轻资产项目经营效果未达预期,业主选择终止合作。但无论何种原因,商管企业在轻资产输出上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可忽视。

    项目层面,存量改造与精细化运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无论是领展投入1.8亿改造广州天河、北京通州项目,亦或是广州天河城的楼层焕新,无一不是通过聚焦商户组合与体验升级,保持项目新鲜感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而差异化定位的项目也层出不穷,文化融合的如武汉远洋里CITYLANE(一期),以文化生活定位探索传统建筑与现代消费融合;科技体验融合的如京东MALL武汉店,定位全场景科技零售。上述商业创新均是出于应对商业同质化竞争、抢占商业市场的考量。

    本文节选自《商业地产零售业态发展:内功修炼》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冯彩云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