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化解落后产能,以集约化化解无序竞争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8-06 18:26

  • 传统产业升级非一蹴而就,但化解落后产能的核心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非简单关停。

    观点指数 在7月30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淘汰落后产能 | 2025年7月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中,指出传统产业升级并非一蹴而就,化解落后产能的核心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非简单关停。

    报告期内,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共录得4起政策动态,聚焦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

    7月8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鼓励园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布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以推动零碳园区建设。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鼓励园区加快优化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布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探索以绿色能源制造绿色产品的“以绿制绿”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其中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此外,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在座谈会上表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样本企业中较多进行了产业升级操作,更迭老旧产能。

    张江高科目前的核心打法是聚焦国家战略性产业,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为龙头,深度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核”赛道,吸引和培育高能级企业。

    而联东集团的众多项目都是在旧厂房、旧园区,甚至村级工业园的基础上改造而来。例如,联东U谷·雅泰国际企业港,项目是将原有的低效用地改造为现代产业园,引入高新技术企业,据联东此前披露的数据可知,入园企业中,规上企业占比达62.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1/4。

    事实上,传统产业升级不是一蹴而就,化解落后产能的核心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非简单的关停。

    宏观指标数据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0%。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点指数整理

    目前,对于产能过剩的担忧仍存,叠加表现一般的CPI和PPI,倒逼产业集约化,且其成为目前破局的关键。

    CPI和PPI方面,2025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其中,CPI是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国家统计局表示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的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PPI已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33个月录得负增长,且PPI与CPI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当PPI降幅超过CPI时,意味着企业正在替消费者承担成本压力,这种传导效应最终会反噬就业市场。

    因为PPI是企业景气指数的核心反映,反映今后市场的总体价格趋势。PPI的持续负增长会压缩企业利润,或进而引发裁员潮,降低消费能力,导致CPI的进一步下降。

    产业集约化是指通过空间集聚、分工深化和要素优化,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发展模式,其核心包括:地理集中、功能协同、要素升级。

    产业集约化可以化解无序竞争,通过物理空间的集聚和产业链整合,减少重复建设,推动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拼服务”。此外,还可以提升资源效率,如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共享基础设施、人才池和创新资源,降低单个企业的成本。

    本文节选自《淘汰落后产能 | 2025年7月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吴丹怡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