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直指园区增量,PPI连续32个月为负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7-07 18:59

  • 这项政策是继自然资源部等机构发布指导目录后的首个明确响应这一方向、从供给端严控工业标准厂房增量的地方政策。

    观点指数 在7月2日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增量受限 | 2025年6月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指出,继自然资源部等机构发布指导目录后,首个明确响应这一方向、从供给端严控工业标准厂房增量的地方政策释出。

    政策直指园区增量,细分赛道痛点仍存 6月11日,山东济南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标准厂房项目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这项政策是继自然资源部等机构发布指导目录后的首个明确响应这一方向、从供给端严控工业标准厂房增量的地方政策。除了美妆大健康产业园区等,产业园区的细分赛道还有文化产业园等,这些细分赛道的园区仍存在较多的缺点,即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不平衡、以工业园区的思路开发文化产业园区等。

    规上工业增加值持续放缓,PPI连续32个月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5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CPI和PPI方面,2025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PPI已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第32个月录得负增长。

    政策直指园区增量,细分赛道痛点仍存

    报告期内,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共录得6起政策动态,政策主要聚焦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严格控制园区增量等方面。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6月11日,山东济南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标准厂房项目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下统称“《意见》”)。

    《意见》提及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落实有关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政策,从严控制增量、持续优化存量、全面提升质量。原则上应在合规工业园区内实施。

    2024年12月23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其中表示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新上建设项目首先要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林地、草地和湿地等。

    观点指数了解到,《意见》是继自然资源部等机构发布指导目录后,首个明确响应这一方向、从供给端严控工业标准厂房增量的地方政策。此前发布的地方政策主要通过低效用地整治、工业控制线划定等间接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但未直接规定“严控工业标准厂房增量”。

    目前,产业园区面临着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从供给端解决问题可以较好地遏制低效新增供应,盘活存量空间。

    此外,5月30日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促进美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政策表示,明确公开征集一批符合美妆大健康产业导向且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发展标杆示范场景、体验中心及典型案例,经专家综合评审,每年扶持项目不超过8个,每个项目最高10万元。明确支持对引领作用明显、公共服务能力强、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完善的美妆大健康产业园参与全区产业园区综合效益评价,对符合条件的园区运营方给予最高300万元扶持。

    除了美妆大健康,产业园区的细分赛道还有文化产业园等,北京也曾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如《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腾退低效产业空间改造利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事实上,这些细分赛道的园区如文化产业园仍存在较多的缺点,即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不平衡、以工业园区的思路开发文化产业园区等。

    观点指数认为,文化产业园的优势在于“科创+文创”的集合,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园区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如可以围绕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前沿技术,结合文化内容创作,提高园区竞争力。

    对于文化产业园区而言,人才是园区发展的重心,园区需要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供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平台和生活环境,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规上工业增加值持续放缓,PPI连续32个月负增长

    宏观指标数据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5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来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1%。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点指数整理

    CPI和PPI方面,2025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我国以更大力度和更精准措施提振消费,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部分领域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表示,CPI环比由涨转降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近七成。影响本月P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二是国内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阶段性下行。

    这也意味着,因国际输入性压力导致国内工业企业被迫降价去库存,叠加钢铁、建材等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5%,这也表明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峻。

    但值得注意的是,PPI已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第32个月录得负增长,且PPI与CPI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市场表示,当PPI降幅超过CPI时,意味着企业正在替消费者承担成本压力,这种传导效应最终会反噬就业市场。

    因为PPI是企业景气指数的核心反映,反映今后市场总体价格的趋势。PPI的持续负增长会压缩企业利润,进而可能引发裁员潮,降低消费能力,进而导致CPI的进一步下降。

    本文节选自《增量受限 | 2025年6月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吴丹怡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