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上海恒隆广场、深业上城、深圳万象城等50个购物中心入选,领衔全国购物中心综合表现。
观点指数 2025年,提振消费成为商业市场的主旋律,持续发力的商业促进政策与不断崛起的新消费群体,持续为商业市场提供消费新动能。
新消费时代的激烈竞争中,如何成功打造商业项目尤为不易。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商业运营能力,还要对市场趋势作出准确研判,不断顺势而为,改革、创新。
基于此,观点指数通过对国内商业市场上的购物中心项目进行研究,发布"表现力指数·2025购物中心综合实力卓越表现50"研究成果,以单个项目的发展成果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本。
样本方面,观点指数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武汉、长沙等数10个核心商业城市的超100个购物中心项目,以营运、品牌、管理、创新等综合实力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包括上海恒隆广场、深业上城、深圳万象城等50个购物中心入选“表现力指数·2025购物中心综合实力卓越表现50"研究成果。
上述商业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代表的一线城市,具备优越的商业发展条件,孕育出一批优秀的购物中心。
二线城市的商业潜力也不容忽视,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之下,消费力也在不断提升,个别城市逐渐具备能比肩一线城市的商业活力,同样有不少表现出色的购物中心脱颖而出。
高端商场方面,作为北京乃至全国著名的高端商场,北京SKP引进了数量庞大的品牌,其中涵盖爱马仕、香奈儿、迪奥、古驰、LV等奢侈品牌,是国内高奢集中度最高的商场之一。
在最新的2025年,该项目还受到投资机构青睐,博裕五期美元基金通过其关联方拟收购北京SKP42%-45%的股权,代价为40亿-50亿,展现出优质资产的强大变现能力。
上海恒隆广场作为高端消费的风向标,在高端消费疲软的2024年,其收入和出租率依然处于行业较高水平,2024年租金收入约16.48亿元,出租率则维持在99%,是内地坪效最高的高端商场。
2024年,其还不断升级品牌矩阵,并通过会员计划提升顾客忠诚度。数据显示,上海恒隆广场 2024年引入超30家品牌,包括日本知名鞋履品牌NIPPON MADE BY ONITSUKA TIGER中国首店、意大利顶级男装Ermenegildo Zegna等高能级店铺。
广州太古汇一直是国际奢侈品牌进入广州市场的首选,其在维持高端定位的同时,还紧跟潮流,引入适合商场的小众或独家品牌。资料显示,该项目2024年引入了包括Breguet、CREED、Loewe、MIKIMOTO、Salomon、The North Face 等在内的新品牌,截止2024年底出租率高达100%。
此外,广州太古汇在日常运营上极具创意,举办了一系列如实验先锋舞蹈演出等活动,成功将商业空间转化为情感联结的载体。
深圳万象城2024年则通过一期、二期的全面改造和三期扩容,实现了新一轮升级,重奢地位进一步巩固。
业态组合上,品牌数量提升至400余家,零售业态占比保持在70%以上,品牌丰富度大幅提升。在上述积极改变之下,深圳万象城的客流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1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万象城客流超过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60%,日均超过8万人次。
作为近年来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项目,深业上城采取“公园+商业”战略,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及首店引进,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新鲜、独特的体验,并充分利用丰富的空间结构,强化业态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不断夯实商业基本盘。
2024年该项目开出了老佛爷华南首店等新店,全年销售额达60亿元,全年客流量突破4600万人次,展现其作为城市级标杆的强大商业能力。
中高端商场方面,朝阳大悦城2024年瞄准精品零售、潮流运动、多元餐饮等业态的升级方向,吸引多个重量级新品牌入驻。此外,其还通过精细化运营将会员资源转化为消费动能,2024全年客流突破25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50亿元,会员消费占比达48%。
广州天河城目前仍是广州人气最高的购物中心之一,且出租率较高,提袋率表现突出。如今,其还通过多元促销、首店引入及会员体系升级,持续巩固其作为广州核心商业地标的地位。最新的五一假期期间,项目客流日均接近30万人次,最高34万人次。
美林M·LIVE天地则通过满足消费刚需与潜在需求,辅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丰富的业态组合,持续实现客流双位数增长。
数据显示,该项目2024年项目年度客流量超425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年度销售额超5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全年销售突破18亿,业绩稳居广州商业体第一。
龙湖重庆北城天街作为观音桥商圈的商业标杆,引领重庆商业市场多年,持续升级焕新。
该项目通过引入网红流量新锐首进品牌,打造极具辨识度和差异性的商业场景。于今年4月改造完成的北城天街B馆,就瞄准国际潮流先锋与本土消费趋势,引入了超100家头部品牌矩阵,并通过空间设计为消费者打造多元化的沉浸式体验。
如今,购物中心为了吸引核心客群,带动商业消费,正在通过打造别具一格的空间、构建多元品牌矩阵、提升精细化运营服务等方式,强化商业竞争力。
在这一过程中,软硬件提升成为购物中心发展的必然方向,除资产改造升级和业态组合提升两大核心方向外,智能化工具的应用和人性化服务优化也不断助力着运营服务的提升。
样本商业城市中,那些脱颖而出的购物中心无一不具备独特竞争力,并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持续探索新的商业发展可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冯彩云
审校:陈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