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指数 | 上海上半年TOP10:万科力压绿地登顶 楼市地市成交低迷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17-07-07 16:20

  • 相比2016上半年销售破200亿的盛况,今年房企销售额打了个五折,超百亿的阵营中仅剩万科、绿地两家。

    观点指数 自进入2017年以来,政策调控下上海楼市犹如一江春水般平静。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5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2.8%。最新公布的6月份数据,当月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为68.6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4%,同比减少45%,几近腰斩。

    对比往年,6月份往往是开发商冲刺半年业绩的节点,因而该月成交量往往是一年中的高点,但今年6月,上海新房市场成交量创下近6年来同期最低值。

    价格方面,由于“限价”措施,目前上海新房成交均价保持平稳,值得一提的是,二手房成交市场出现回落,价格也出现回调。

    分析人士认为,受到各种政策因素影响,上海市场体现出来的房价信息不具对比性。

    最直接地反映在于房企的销售数据上,从上半年房企销售额看,由于推盘和预售节奏的动力不足。

    综合上半年的表现来看,位列榜首的万科前5月表现并不强势,通过6月份的努力,最终以112.8亿元力压绿地登顶上海TOP10。

    相比2016半年销售破200亿的盛况,今年房企销售额打了个五折,超百亿的阵营中仅剩万科、绿地两家。

    以此看来,重仓布局上海的房企将迎来销售业绩的大考,能否实现区域目标仍需继续与时间赛跑。

    万科力压绿地 金地突入前三

    一向有“万绿之争”的上海房企排行榜中,从来都不缺少你追我赶的戏码。

    这一次,万科以微弱的优势站在了制高点,回顾近半年来,在一季度明显落后的万科,直到第二季度才奋起直追,最终,以12亿的差距略微领先绿地。

    近年来,万科、绿地一直稳定在前两名,其他房企难于突破。从另一个角度看,调控政策压力和上海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背景下,综合实力较强的房企在相对严厉的市场环境下,有着较大的优势。

    事实上,随着市场的变化,“万绿之争”的激烈景象早已远去,新出台的类住宅整改政策无论对万科还是绿地商办项目影响十分之大。

    可圈可点的是今年挤入前三的金地,上半年金地上海多个项目推新并获得预售,包括上海自在城、上海天境、上海双都汇(原松江区新桥镇陈春路项目)、上海九亭中心。

    上半年上海新盘市场上,金地表现最为亮眼,与其他房企谨慎推盘节奏不同,凭借出色的销售表现排入前三。

    紧随其后的是保利,这家房企一直在上海表现十分平稳。保利地产位于宝山南大板块的中国铁建保利熙悦半年劲销32.6亿元,位列销售金额、销售面积第二名,稳稳拿下上海上半年楼盘“双榜眼”。

    与保利一样,保持前十位置的大华、仁恒、招商、新城,这几家开发商手里几乎都有几张高端牌。其中,招商的中环华府一季度销售17.55亿元,招商花园城8.83亿,为招商贡献9成销售业绩。

    榜单中的新面孔华润,借力与华发合作的项目静安府,以出色的表现将华润带进前十——2015年,华润华发联合体以157亿拿下闸北双子地王项目,逐渐进入收获期,也是两家房企打开上海市场最重要的砝码。

    今年上海市场最不容忽视角色的是融创——上海融创宣布今年将推出十三个项目,包括上海桃花源、滨江壹号院、陆家嘴壹号院、香溢天地、融创壹号府、西虹桥壹号、上海浦西玫瑰园、浦建路727、虹桥隆视广场、漕宝路项目、融创葛洲坝青浦合作项目、徐汇华泾项目、北京东路项目等。

    如果这些项目能顺利入市,相信绝对是前三的有力争夺者。

    成交降温 土地遇冷

    从今年以来成交情况看,一线城市最主要的特点是“量缩价平”,上海楼市并不例外。

    上半年,上海全市一手商品住宅共计成交357万平方米,同比下跌52.77%;成交套数为2.93万套,同比下跌51.78%。成交腰斩,已经成为了今年上半年一手楼市的主旋律。

    进入6月,市场中依然保持着浓重的观望气氛,并未如往年那样,出现临近年中集中签约的情况。根据网上房地产网签数据显示,当月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为68.6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4%,同比减少45%。

    供应方面也无好转,6月全市一手商品住宅供应面积则为62.03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5.17%。

    从区域来看,宝山、嘉定、闵行分别以22.01%、20.46%、19.46%的下跌房源占比夺得上半年冠亚季军。

    楼市成交持续低迷,上海土地市场表现亦以平淡结束上半场。

    2017年上半年上海土地成交金额总计384.9亿元,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50%;成交面积总计11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25%;成交均价1938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15%。

    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上海共出让26幅经营性土地,2016年下半年全市出让土地高达45幅、上半年出让32幅,相比较而言,2017年土地供应数量下降。

    自4月11日“招挂复合”出让方式登场,大部分中小开发商拿地难度增大;4月21日“商办用地禁止建类住宅”政策出台。上海土地政策层层升级、开发商拿地门槛不断提升。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是否有供应量、供应量多少成为今年下半年上海土地市场走势的关键。下半年核心一二线城市应该会有一定供地量,土地市场将成为大牌房企角逐的市场。

    审校:欧阳颖

    致信编辑 打印


  •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楼市通讯

    资本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