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演讲 沈建光:货币、财政双宽松预期与房地产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5-08-13 09:19
评论
沈建光:我是第二次参加这个论坛,去年来的时候感觉地产是在低谷的,大家都比较悲观,谈的都是怎么生存下去,要淘汰一般地企业,要转型到养老地产等等。
当时的宏观经济还是不错的,去年我主要讲的观点是房地产下降的很大一个原因不是像很多人讲的那样周期性拐点已经到了。我记得还有一个观点很悲观的说,去年13亿的房地产销售额,已经是中期的高点了,今后就是往下走了。这也是有些人讲的,房地产的调整一个趋势性的拐点到了。
我当时就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去年最主要是货币政策的收紧。央行去年年初开始把打击影子银行作为主要的任务,所以去年主要是一个去杠杆。货币政策就是在打击影子银行的时候,对表内的资金也进行了控制。
所以一季度甚至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包括刚性需求,第一套房的按揭贷款都拿不到,要等3-6个月,这是全国房地产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认为全国不可能所有的城市同时面临一个供需的拐点,这里面肯定有其它的原因,这就是货币政策,所以我认为去年货币政策是过紧。
我去年5月份的时候在杂志上发了一篇文章,当时降准、降息的时机到了。现在货币政策已经放松了,而且会继续放松。
今年经济确实也不好,我刚刚又发了一篇文章,对上半年的7%的增速做了一个探讨,认为这个7%是比较虚的,实际经济肯定比7%要弱很多。
今年上半年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财政收紧,我们不要说房地产企业家,包括搞经济的,都觉得中国的政策解读不容易,说起来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去年货币政策很紧,今年财政政策也很紧。
这主要跟新的预算法、国务院十三号文,打击地方融资平台有关,银行不能再借新钱了,而且要收回,所以地方政府没钱,很多投资大幅下滑。
现在中央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开始重新的允许银行有些条件的给地方政府贷款,而且7月30号,我们看到最新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定调,经济建设还是我们的重心,把它又重新放到我们的政策上了,下半年主要的任务还是稳增长。今年的政策面,从今年3.30开始的政策利好还是会继续延续下去,持续到明年。
我觉得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海外,所以我的标题是“多重冲击下的国内外市场动态”,它不光是国内三期叠加的问题,还有国际经济格局、经济形势突变的问题。因为准备的内容比较多,我就讲一些比较重要的点。
第一,下半年海外经济不确定性较强。我觉得现在全球经济格局最大的变化就是发达国家走出了危机,逐渐向好,特别是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也很大,今年加息已经是定局了。欧洲经过了这样一个次贷危机,最坏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了。日本的股市也是世界上表现比较好的,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正面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与此同时,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从2008年开始,8年来,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发展中国家已经面临了很严重的困境,特别是金砖国家,现在还有什么金砖?除了中国和印度,巴西出现负增长,俄罗斯4%的负增长,货币大幅贬值,这样的格局还会延续,可能才刚刚开始,所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上个月的出口8%的下降,过去两年,我们对俄罗斯、巴西的出口增长都在80%,一下子就负增长了,这对我们的出口打击很大。
这个格局下,我们觉得对中国的考验很大,因为海外很多投资者把中国也看成是发展中国家,一旦对发展中国家不看好,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会被低配。
这个变化最大的格局,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美国经济的慢慢复苏,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启,以及美元周期的走强,我觉得这一点是极其关键的。我今天可能多花一点时间讲讲美元周期和人民币汇率。
我们看到这张图,第一张图上的蓝线是美元指数的表现,从美元走向浮动开始,现在美元是在第三个周期,下降也是三个周期,基本上是10年一个。
可以看到第一个美元上升期,在80年代初的时候,是拉丁美洲,那时候拉丁美洲面临了很大的危机。
第二个美元走强的周期是在90年代,1992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加息,那时候很大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那个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东亚奇迹就结束了。
现在是第三个周期,可以看到美元最近走强的形势非常明了,这里面是有一个逻辑的,为什么每次美元走强,发展中国家都倒霉,而且是巨大的危机?而美元在走弱的时候,往往发展中国家是繁荣期,但是其它的发达国家会倒霉。
最早美元走弱,80年代末走弱之后,最倒霉的是日本,日元大幅升值,造成它的泡沫破灭,失落了20年。
上一次美元走落是从2000年开始,最倒霉的是欧洲,我记得2003年我在欧洲中央银行的时候,欧元是如日中天,当时欧洲央行行长自豪得不得了,就说欧洲开始取代美元了,没想到10年不到,欧元区面临解体的风险,现在还在扛。
其实它的不有个累计,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倒霉?为什么发达国家在美元贬值的时候倒霉,美元升值的时候得益?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基本上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倒霉之前货币都是盯住美元的,而发达国家的货币都是跟美元浮动的。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你跟美元盯住,美元走弱的时候,你也走弱,那你对其他国家的竞争力就加强,资产就流到你这个国家来,觉得你的资产便宜,就会买你的资产,资产繁荣,出口不错。
但是一旦美元开始升值了,那时候你的货币也跟着美元升值,很多国家的经济基本面没有美国这么好,货币一升值,很多国家出口就受影响,基本面不行,而且你的资产变得很贵,很多国家就觉得美元加息周期走强,资金流回美国,这就是退潮的时候,很多国家往往就承受不了。1997年的泰国、马来西亚都是如此。
现在这个周期最大的考验,我们看到巴西、俄罗斯已经不行了,货币大幅贬值,中国怎么办?
我们的货币就是这样的情况,跟美元走得很近,美元走强我们也走强,我们跟日元和欧元跟三年前相比都升值了30%,现在是继续跟美元走在一起,还是贬值?
前两天央行最新的举措,我感觉到央行这一次绝对不是因为贬值而贬值,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现在还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资金外流。
在美元走强的周期,现在大家都很紧张。这个其实很正常,国内的居民、投资者要全球资产配备,如果都不看好人民币的话,对国内的金融市场也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我觉得它主要还是因为特别提款权,为什么这个星期做呢?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了一个报告,批评人民币早晨开盘价跟前一天的市场价脱节,这其实就是把开盘价跟收盘价挂钩,这样一来市场解读为大幅贬值,现在已经贬值4%,我觉得已经到位了。
你现在贬值了,可能就要面临更大的危机,就是大家觉得你这个货币不行了,反而会引起资金的外逃。正好我们是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关键期,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全球形势是错综复杂。
现在美国、英国是发达国家中恢复最快的,美国、英国的复苏为什么比欧洲快?从2008年开始,美国央行印了之前5倍的钱,英国也印了5倍的钱,日本印了3.5倍的钱,欧洲才印了2倍的钱,从这个量化宽松的程度也可以看出,越是量化宽松厉害的,现在表现越好。
虽然发达国家开始走出危机,开始复苏,但是它的很多复苏是建立在大规模印钱上,这也说明人民币要走出危机也不一定有基础,因为人家的钱泛滥的比你还厉害。
当时我们说日本20年走不出危机,就是因为日本的通缩很厉害,印了一点钱马上就停止,结果又导致通缩。伯南克当时说,我给你5招,教你怎么印钱,最后一招就是开着直升飞机,放满现金,到纽约街头去撒钱。
日本当时没有做,但是没想到伯南克后来做了美国央行的行长,正好处理次贷危机,解决美国的通缩问题,他做了他所有当时提出的问题,除了最后一招没做,就是开着直升飞机去纽约街头撒钱,但是他前面几招也把问题解决了。美国这么大量的美元还印在那边,发展中国家已经吃不消了。
我想美国最后还是要靠金融,美国的复苏还是靠金融业,现在美国制造业的工资总收入才刚刚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对中国来说,它的风险是很明显的,海外的出口现在不能指望了,靠贬值都不行,因为它没有需求,要靠贬值鼓励出口的话,10%都打不住。贬值这么多鼓励出口,钱都走光了,金融不稳定。
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我刚才已经讲到了,去年的经济还可以,房地产不行,但是今年反过来了,去年是紧货币,今年是紧财政。到了下半年,我相信都会变成双松,货币政策去年已经开始放松了。
第二,知难而进的GDP7%的经济增长目标。今年上半年发电量几乎零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看这个投资下滑的速度,很像是硬着陆,从20%多一下跌到11%,这个投资数字还包括土地购入价格。
我们知道土地是涨得最快的,把土地价格剔除掉,我估计现在这个投资有没有5%还值得怀疑。投资是今年经济下滑最主要的原因。
我觉得政府现在做的一点没错,第一轮是靠基建先拉起来,第二是看房地产的投资能不能回来。根据任志强先生的研究,今年的基建,政府的投资还会继续的加码,今年的经济要达到7%的增长,下半年要花大量的时间加强投资,要减税,公共财政政策要大力加码。
所以我觉得房地产接下来肯定是一个支柱行业。现在的工业利润增长也是零,财政收入也是低增长,过去是百分之二三十,今年是5%左右。所以我觉得经济指标虽然是7%,但是实际情况还是很严峻。
目前的股市也很有意思,从5000多点跌下来。国家的经济基本面还比较脆弱的时候,股市大涨是很有风险的,因为老百姓都觉得国家在后面托市,而且又允许融资了,大家都借钱去买股票。但是国家需要慢牛。
慢牛是很难达到的,每个人都觉得是牛,都买的话,肯定变成快牛,后来变成疯牛。国内的市场变成疯牛的时候,港股基本上就没动,海外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的差别是巨大的,他就认为你没有基本面支持,你的基本面利好没有兑现,他就不买。
其实我觉得还是有机会的,国内的这一轮,我们看到接下来货币政策的降息,对经济都有利好,国家牛市现在经过了调整,其实还是不便宜,我觉得干预市场、稳定预期、防止恐慌是必须要做的,毕竟你给老百姓的预期4000点才是国家牛市的起点,你现在在这个水平,短期内还是要通过稳定市场来稳定预期。
但是中长期怎么办?我觉得中长期就是两个办法,一个是把经济增速搞到7%或者以上,稳定住经济,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对房地产的扶持,包括对很多新兴产业,互联网、服务业的扶持,改变这种投资硬着陆的局面。
第二方面是有改革的决心,这样才能改变投资者的决心,使我们的经济、资本市场都可以健康发展,所以我对下半年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谢谢大家。
陈启宗相信中国房地产不会硬着陆
长实地产入标香港海坛街商住项目 可建69个单位
2015-12-08
远洋和她的股东们 险资凶猛安邦78亿接盘中迎来地产围猎
2015-12-08
商业特稿 永和豆浆:在这轮经济寒冬中痛并快乐着
2015-12-07
500亿的乐园王国 杠上迪士尼长隆如何抢占港澳胜机
2015-12-07
碧桂园前11月销售1156.6亿元 完成目标约85%
2015-12-07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