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视点
关于2013年年报和2014年一季报的情况,详见我们今日发布的专题报告《旧预期的最强音,新分化的前奏曲》。
我们认为,实业思维的长线资金正在对地产行业的估值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举牌”的行为并不是偶然和一次性的,行为背后有深刻的产业根源和时代背景。请详见我们今日的专题报告《“举牌”地产上市公司:产业源流和时代背景》。
本周销售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5.3%。新房市场的供给一直维持在极高的位置,开发企业宁可牺牲一些利润表的空间,也争取将新房的去化水平维持不堕。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因此受到两边冲击,一边是定价理性的新房,另一面是按揭额度的限制。在北京,中原二手房报价指数下降到了不到20,北京二手房市场受到自住型商品房等因素冲击很大。
展望后市,我们预计各大公司会继续积极推货,理性定价。以往的房地产行业周期要经历“销售速度下降”--“缩量”--“资金紧张”--“降价”--“预期政策调整”--“销售速度停止下降”这样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现在来看,房地产行业的新推货值和可销售资源持续维持在高位,企业定价也越发理性,这一过程很可能简化为“销售速度存在下降苗头”--“理性定价,尽力提高销售速度”--“政策预期发生改变,销售速度维持大体稳定”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流程控制能力不强的企业来说,可能意味着利润表空间的挤压。龙头公司由于转圜余地更大,销售所受影响可能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