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观点博鳌房地产论坛 8月8日10:30现场报道 取消限购后,“限贷”问题成为众多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2014金融与房地产市场”是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先生的演讲主题。他认为,房地产目前调整的状况,可能下半年还不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连平首先表示,目前为止金融对房地产的支持,或者说房地产金融还是以银行业为主。从开发贷和按揭贷款来看,从整个房地产从外部获得的融资来看,房地产金融占比接近30%。
也衣专家表示“说这个不能算在房企的头上”,但连平认为,从整个房地产融资来看,这个账还得算上。
他进一步解释,虽然不是房企的融资、借款,但是是个人作为主体借款的形势,整体看这笔资金是从银行获的,实际上是进入了房地产行业。统计整个信贷,以及从整个宏观货币政策的角度看,肯定是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短期看,融资已经变得困难,包括了个人按揭贷款、开发贷款都是如此。
对于目前市场现状,连平分析四点为:
第一,当前的总体环境角度,整个银行业风险偏好是在下降的。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房地产也显现出了调整的态势,且短期来看,恐怕这个态势还改变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担心出问题,担心一脚下去踩到一个地雷,甚至担心别人踩到了地雷然后炸到了他。作为商业银行来说,有这样一个谨慎的心态是很正常的。在这个谨慎心态之下,风险偏好明显下降,贷款的利率湿度有所调高,这实际是一种风险溢价,这很很长。
第二,我们如果去看今年上半年的开发贷,总量是比去年明显增加的,但是它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增加的主要是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就是保障性的安居工程的开发贷,整个上半年投入的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导致上半年的开发贷是超过了去年上半年。但是如果把它切成两半,安居工程贷款拿掉之外,今年上半年的其它开发贷是比去年明显减少的。这个也就是目前为什么很多开发商感到非常紧的原因,不像去年,还相对有些宽松。
第三,银行出于成本的考虑。对商业银行来说,负债总体分为两大块,一块叫做一般性存款,一块叫做同业或者其它的存款。同业或者其它的存款理论上来讲是不能用来放贷的,按照75%的存贷。
第四,今年以来政策规范对信托、直投等业务做了很大的规范。其实信托和直投中间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进了房地产,今年信托增量急剧减少,信托也是增加的,但是和去年上半年相比,少增了7000多亿,而其中相当大的一块都要进入房地产,所以整个房地产觉得融资偏紧了,我觉得这也就不奇怪。它有总量的因素,也有结构的因素,也有成本推动的因素。
针对房地产市场,连平认为,从上半年的情况确实相对是比较紧,但是下半年可能也难以做到好转。因为整个格局现状,整个经济的运行,下行压力还是在,而房地产目前调整的状况,可能下半年还不会出现明显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