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地产家居网吴冬寒2014年观点博鳌房地产论坛16:50现场报道“一个年轻人挣3000块,买不起房,他每月只能拿出600块租房。当他收入增长到4000,收入只要增长33%,他每月可以拿出1200用于解决自己的住房需求。”针对地产“囚徒”该不该拯救房地产这个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先生首先这样举例。<<<365直击:2014年观点博鳌论坛下行通道中的房地产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中国的社会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住房正在成为人们消费需求弹性最高的一个指向。说一个专业的词,一个年轻人挣3000块,买不起房,他每月只能拿出600块租房。当他收入增长到4000,收入只要增长33%,他每月可以拿出1200用于解决自己的住房需求。收入增长33%,他的住房消费能力可以增长100%。
大多数的城市居民正处在这样一个高弹性、高敏感阶段。经济学怎么就发现人们不同的消费有不同的敏感度和弹性?
陈淮分析:“比如说老板提拔你,让你从财务总监到集团副总,收入增长30%,你吃饭也增长不了30%。因为它处于不敏感、无弹性阶段。一个社会收入高敏感、高弹性的需求指向的产业需要拯救?我不理解。”
对于否需要“拯救”,陈淮表示了多个“不明白”,他分析,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刚刚拉开帷幕,走过初期而已,上海开了世博会,把沿海几个大城市的基础设施脸面上的工作做到位了,那么二三线城市还严重滞后于现代化、国际化、区域经济中心的水平,老百姓的步伐还停留在脱困阶段,就是北、上、广、深这两年到城里看海的故事也不断流传。
国务院今年上半年开的常务会提到,未来10年大规模改造我们国家城市的地下市政管网、基础设施。刚刚拉开帷幕而已。社会发展到今天,老百姓的利益诉求正在从提高收入向提高收入与私人财富的累积并重这样一个阶段过渡。
希望拯救那些在新常态的市场经济下不能存活的个体,高价拿地,销售都减缓,所以要拯救。春夏秋冬不能适应,只能是春天或者夏天存活的个体,可能是这个群体素质进化过程中第一轮就要被淘汰的。
陈淮说:“也可能你希望拯救的是那个旧体制下已经远不能适应深化改革要求的土地财政,中央与地方的税负关系,或者我们现在的土地制度。你说地方政府都活不下去了,你得让他卖地为生,这是需要改的,不是需要救的。”
陈淮认为,真正需要救的是政策体系。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政策体系是严重滞后,对客观规律的主动把握严重不足。如果在今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不能够把握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脉搏,那么永远不能够在这个市场经济里头成为一个主动改变者。
他分析:过去政策体系有4个重要的缺陷。第一大缺陷是不断强化政府权力,背市场机制的力量而行。第二个是高成本低效率,滞后性、主观性、被动性明显。第三,没有在改革问题上做任何动作,包括政府土地制度的调整、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的调整,以及城市结构的调整等根本问题上,总是以维持退烧药能治病。
针对近期的热门话题,陈淮表示,取消限购是因为它没必要存在了。他进一步分析:什么时候才需要限购呢?限购的最初动因是抑制投机性需求。只有在长期持续的供不应求的时候才需要限制需求,春运的时候才需要限制,每人只能买两张火车票。第二个需要拯救的是金融体系,在过去一些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喝水担水吃,三个喝水没水吃。第三个需要拯救的是改革。如果说要拯救房地产业这个事成立,就是把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定的60条改革扎实稳健,积极快速推进,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