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9月9日消息,中国审计署表示,自2008年棚改工程启动以来就连续跟踪审计,发现违规出售保障性住房、违规用于拆迁周转、以及挪用棚改资金等问题比较突出。
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司长陈太辉透露,2008-2012年五年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安排各类棚改补助资金1500多亿元。至2012年底,80.47%的市县实施了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后人均居住面积比改造前增长30%。
陈太辉还介绍,在审计过程中还发现有一些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违规享受或重复享受相关保障待遇的问题。一些项目代建企业等单位违规出售保障性住房,一些住房被有关单位、个人违规用于拆迁周转、转借出租等。
据悉,未来五年,棚改工程还将加力,审计内容将覆盖棚户区改造工程四大环节,包括任务分解、建设、分配和后续管理;审计的目标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摸清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和资金投入规模;二是反映改造工程在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的成效;三是揭示分配运行、资金筹集、管理使用以及配套支持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审计建议。
“根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我们将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对包括各类棚户区改造在内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实施跟踪审计。”陈太辉进一步补充道,在过去审计基础上,今后的审计监督更应把握总体和突出重点。
目前,审计署已就2015年之前的相关审计工作形成了实施和指导意见,将连续开展跟踪审计,并分阶段分别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