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曹萍 每年一度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房地产从业者对于市场都有着迥然不同的判断,这一次也不例外。
对于5月开始上行的市场成交,业内观点不一。认为市场走向回暖者有之,认定只是局部暂时回暖者有之,亦不乏有人觉得这只是局部市场恢复得有点过头。
对于市场是“真回暖还是假象”的命题,五矿建设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剑波认为,“与其说是市场在回暖,倒不如说是回归,是市场向一个合理的状态在回归。”
他认为,之前的房地产市场受各方面的打压,处于不正常状态,今年由于宏观方面的原因,政策有所松动,从而促使市场恢复正常。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原先处于迷茫观望中的人已经开始积极入市。表现在成交上,无论是刚需还是改善性需求,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但是,这种回暖是不均衡的,何剑波分析,目前的回暖是由一线城市开始带动,一二线城市回暖比较明显,很多三线城市仍比较低迷。
这样的回归能否在未来持续,完全取决于市场。他续称,如果这是一个比较充分的、正常运行的市场,回归会逐渐步入良性状态,但若调控依然严厉,那么回归只能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现象。
不过,在业内普遍预期市场趋向平稳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具体的企业,不是坐等形势起伏,而是应该尽快历练内力,具备应对行业周期的能力。
明年的市场具备很多变化的机会,从现在起,企业就应该从土地储备、产品结构、开发节奏、资金安排,销售准备等方面展开工作,以便在市场出现机会时抢先出手。何剑波建议。
他引用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的话来佐证,“卖房子的时间只有8%,但这8%的时间可能要用80%的时间去做准备”。
不过,即便这个行业起伏比较大,且充满不确定的因素,但何剑波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未来依然乐观。“我觉得市场是有机会的,大家不要想太多,包括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包括未来的业态机会等很多理由都支持这个观点。”
不过,他也承认,虽然房地产行业起伏大有经济周期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在于政策的干预。而且,政府的调控政策短期内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比较明显,但过度的政府干预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调控的副作用是,扭曲了市场的信号,不让开发商卖房子,不让老百姓买房子,完全停在那里。作为企业来说,本能的反应就是不花钱,捂紧钱包,不能买地,不能开工。这样就造成链条阻塞,阻塞过后就有新的问题--就是开工量的问题,也就造成了市场的供不应求,继而加大了周期性的波动。
因此,在房地产商应对来自市场和政策的两个挑战中,应对来自政策的难度更大。因为政府的每一项政策都有有效期,且效率呈逐渐递减趋势。
最后,虽然何剑波认为目前的回暖是市场的合理回归,但他也担心,这样的量价齐涨会招致政府的下一次打压。不过,他预计,下半年,有可能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但整体局面仍以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