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头条 >

全国 >

其他 >

正文

王珏林:调控加码原因及房价目标预测
作者: 见习编辑 周茉     时间: 2011-04-25 00:14:25    来源: [ 观点网 ]

到2011年底或许政策稳定、市场相对清楚一些,刚性需求开始逐步显现。

  观点网 见习编辑 周茉整理 “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是9.7%,还是保持了比较快的速度,城市建设的热潮仍然很高。所以,房地产还是要在政策引导下发展。”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由观点新媒体于4月21日在武汉主办的观点论坛武汉行中如是表示。

  王珏林在以“回顾并预测了房价目标”为主题的演讲中指出,目前各地政府贯彻调控政策有很大差距,中央调控政策很严、措施很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差异太大,更多的城市基本是空调。

  对于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王珏林预计调控会继续加码,从目前的政策和需求来看,在这一两年之内主要应该满足于自住型和改善型的需求。

  王珏林称,到今年年底整个形势会开始清晰,因为政策已经稳定,市场相对清楚一些。“如果今年年底继续出现低迷状态,那说明我们的政策太厉害了,如果出现高涨,说明我们的政策落实还不到位。”

  以下为王珏林主任的现场演讲实录:

  地产业2010年现状概述

  2010年房价上涨9.9%,远高于09年,虽然其中有所下降,但是高点还是在2010年。

  从投资情况来看,地市开发投资增长过快,2010年投资增长为33.2%。

  房屋销售方面,去年地产业主要在两大背景下发展,一是世界金融危机还在持续,二是国十条已经出台,尽管都说2010年颁布出台的是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但去年的地产市场仍处于历史最高位。

  施工方面,2010年施工面积增长26.6%,09年是2.8%,开工面积较去年增长40.7%,09年是12.5%,其中有一项是供应问题,施工多、开工多、竣工少,前年增长5.5%,去年是4.5%。

  从去年整体而言,主要是二线城市的房价增长,合肥、郑州、石家庄、沈阳、呼和浩特排在前五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明显好于东部地区,市场在向中西部转移。

  2010年中国地产业有五大特征:房地产各项指标都在高位运行;二、三线城市房价全面上涨;社会资金流入房地产过多;居民消费、投资没有过多的出路,大家手中有钱还是想买房。

  此外,贯彻调控政策有很大差距,在国十条出来时政策很严、措施很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差异太大,更多的城市基本是空位。

  2011年调控加码原因

  “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较为突出的两点是: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工程。这两点与房地产都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房地产供求矛盾如此突出,外在的原因是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分配不合理,同时消费不合理,内在原因包括供应结构、产品结构、分配方式的不合理。摆在眼前的是不仅要搞好市场,更要重视保障房的建设。

  其次,仍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十条”,本轮调控措施需更严格、更明确。

  另外,物价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2010年中国CPI增长5.4%,今年一季度平均在5%以上,这个指标是比较高的。虽然今年国家规定是4.5%,完成这个指标还是有难度,但是能完成。

  与此同时,房价潜在有全面反弹迹象。2010年出台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的节奏较快,特别是每一个重要节日之前都出台一些政策,主要因为出现了量价齐升的迹象,如果一旦快速反弹,也可以说打乱了整个调控的战略部署。且对以前调控造成的损失没法避免。从整个全年的几项指标来看,去年的调控节奏还是对的。

  最后,把握住两会召开前的战机。去年颁发了“国十条”,今年又出台了新“国八条”,国家选择在一月份出台主要是为了迎合两会,此时全国各地领导都到位,是最好的贯彻调控政策的时机,也能让各地政府更加重视这件事情,回到各所在省市后也对完成这项任务更有好处。

  “国八条”调控重点

  对于国家最新颁布的“过八条”这一措施而言,其调控重点不外乎如下八点:

  一是要求各个城市都要确定房价涨幅指标。确定这一指标的根据来源主要包括GDP、收入以及消费能力。

  二是限购城市范围应该全面扩大。对房价限定指标,这是中央对地方要求最好的办法。过去出台的调控办法都不少,但贯彻起来却比较艰难,这其中确实存在各种利益。

  所以国家就给各个政府订立要求,把任务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必须要按照这个指标来设定具体的调控措施和方案。

  三是房地产税改革需要逐步推进。目前,房产税的实行还是局限在几个城市试点,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房产税的改革还需进一步全面推进。

  四是调整二套房首付比例。

  五是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具体落实中应该从两方面来管理,首先是解决目前市场规范囤地的行为、另外一个是保障房的用地管理。

  六是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解决市场上不规范的行为。

  七是保障房建设需开始全面规划。保障房的建设实质上是一项民生措施,对于中国复杂的国情而言,其建设和规划应该整体全面规划。

  八是建立约谈问责制。虽然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约谈问责制虽不能长久,但确符合目前国家具体实情,能够暂时解决目前出现的部分问题。

  限购、房产税、加息的影响

  限购之下市场供需矛盾会有所缓解,当前刚性需求最能稳定市场。同时能够优先解决本市和长期居住这个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排除一些以投资为主的消费群体。

  按理说市场不应该采取这种办法,但是目前市场还处在住房制度改革的时期,就眼下住房供给、刚性改善性消费的现状,还是处于供小于求。尤其是去年国家调控政策已经沉淀了一些消费群体,今年上半年同样是继续沉淀一些消费,这对保持市场稳定的态势有很大的影响。

  我把房地产税定义为“潜试水”。上海方案以面积为主,以人均60平方米为准,超过此限定面积就要加税。而重庆是在主城九区按价格来划分税费。税收的影响会慢慢加深、范围会越来越大。

  加息方面,目前全面影响、波及的范围难以评估。从近期来看,2011年已有第四次加息了,而加息的四次累积颁布,增加了消费成本及企业开发成本。

  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

  在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中,有40%是棚户区改造,对此中央投入四百亿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地方需要投入1200亿。

  但真正资金短缺的是廉租房,因为这一块是没有利润可言。现在各地在采取各种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虽然这是保障房资金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政府对这件事的认识问题。要是真正认识到了事情的本质,实施起来方法非常之多。

  2011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预计2011年全国销售将同比增长14.9%,但也有可能部分城市将几乎属于零增长状态,如北京、上海前几天的房产基本上没有销量。

  虽然目前信贷危机有所加剧,但全国来看,房产总销售量还是有较大增幅。

  去年上半年包括五一之前房产销量全部都不好,而且五一以前又出台了一些调控政策,但是到年底以后全国的销售居然全面爆发。所以可以判定,眼下还属于观望期,买卖双方谁也不出手而是都在观望。

  到2011年底或许政策稳定、市场相对清楚一些,刚性需求开始逐步显现。由于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是9.7%,还是保持了比较快的速度,现在城市建设的热潮仍然很高。所以,房地产还是要在政策引导下发展。

  如果今年年底继续延迟今年一季度的市场低迷状态,那说明国家的政策落实到位,如果继续出现高涨情况那说明国家的政策落实还不到位。但从目前的政策和需求观察,在这一两年之内主要还是应该满足于自住型和改善型的需求为主。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