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途径高压 旭辉集团赴港上市传言调查
作者: 见习编辑 汪少平     时间: 2011-04-22 02:15:04    来源: [ 观点网 ]

朱瑜否认市场目前关于旭辉赴港上市的传言,但谈及旭辉集团有无打算赴港上市时,朱瑜并没有直接表示否认。

  观点网 见习编辑 汪少平 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房企旭辉集团拟赴港上市。

  虽然一直有耳闻旭辉集团有上市之意,但如此言之凿凿尚属首次。如果属实,那么这也是今年国内房企到香港的第二单上市,之前为3月刚在香港挂牌成功的莱蒙国际。

  旭辉上市传言

  4月21日,消息指出,旭辉集团计划赴港上市,初步集资规模订于5亿至6亿美元(约39亿至46.8亿港元),上市计划最快于本月正式启动。

  报道甚至还透露,旭辉集团已招揽龙湖地产前首席财务官林钜昌,由他负责赴港上市事宜。

  据了解,林钜昌曾任职华润置地首席财务官、美林证券(亚太区)研究部,后来在任职龙湖CFO时主持龙湖上市事宜,是房地产业内资深经理人。

  对此,观点新媒体特意致电林钜昌求证,但林钜昌表示他目前没有在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出任管理层,现在只在包括旭辉集团在内的数家房企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并没有参与具体管理事务。

  而对于旭辉集团上市的传言,林钜昌称,基于保密协议,他不方便透露相关事宜。

  虽然林钜昌没有透露他在旭辉集团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的具体职责,但业内人士普遍猜测,以他的履历来看林钜昌应该是在为旭辉担任资本与融资事宜的相关顾问。

  但另一位接受观点新媒体访问的旭辉集团副总裁朱瑜却表示,完全不知道媒体那些有板有眼的报道传言是从何而来的,“只不过是有人向我们建议(赴港上市),但目前根本还没考虑到那一步。”他颇为激动的谈到。

  朱瑜极力否认市场目前关于旭辉赴港上市的传言,但谈及旭辉集团有无打算赴港上市时,朱瑜并没有直接表示否认,而是表示:“有打算。我们10年前就有去港上市的打算,但目前真没考虑哪些。”

  房企融资压力  

  资料显示,旭辉集团总部设立于上海,为一综合性地产商,土地储备分布于上海、北京、苏州、重庆、长沙和合肥等11个城市,土储逾800万平方米。今年于上海开发的楼盘有10个,计划2011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逾60万平方米,开工面积逾140万平方米,并将购入10幅地皮。今年首季旭辉集团已先后于合肥及上海,斥资合共15亿元补充土储。

  据了解,近年来旭辉集团的销售策略十分进取,官方网站数据显示,去年旭辉的销售金额为65亿元,按年增加1倍,今年目标为100亿元,公司订立5年计划(2010年至2014年),冀于2014年销售金额达500亿元,跻身中国房地产企业20强。

  从旭辉公布的数据来看,其销售业绩及发布速度一点不逊于这两年在香港上市成功的多家房企,因此,旭辉在调控之下被传言赴港上市倒也不难理解。

  2010年以来,楼市调控日渐趋紧,加息、限购、准备金上调,调控政策频出。

  4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严令禁止房企股东违规利用相关融资便利参与土地竞拍和开发建设,商业银行不得开发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从去年至今,无论是房企再融资还是借壳冲关,证监会都未有审批通过的消息。

  业内人士称,当前内地银行收紧贷款,内房企业面对资金紧绌,赴港上市集资是其中一个可行的渠道。

  但根据资料显示,近年香港上市的内房股数目已锐减,而且上市后的表现也一般。

  今年3月在香港上市的莱蒙国际,上市首日股价潜水15%,现时股价仍然于招股价上下浮沉;融创中国去年10月在港上市,截至上周五(4月15日),股价仍然潜水28%;而早早以H股在香港上市的复地集团因融资效果不佳,已决定今年5月份正式撤出上市地位。

  而对于选择此时赴港上市的时机是否恰当,辉立证券证券地产分析师陈耕就表示,因为调控,融资的大环境是不好的,但具体上市合不合适还要看该公司的具体表现和资金需求。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