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阅读城市——透视城市景观
    https://www.guandian.cn 陆新之2008-08-12 11:14:42 来源: [ 博客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致信编辑

      李津逵将城市比作书、诗、歌、画,然后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他对城市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人是城市中最美的风景,城市景观应该为人而设。

      城市如书可阅读

      城中村是农民进城大学校

      李津逵认为,城市文化的丰富,在于人的层次丰富,层次越丰富城市就越有活力。

      李津逵还特别讲到城中村。“根据有关测算,未来30年内,如果中国完成一个城市化基本的过程,达到大约70%的城市化率时,有8.5亿农民将走进城市,他们中间有7亿左右将通过城中村走进城市,城中村就是他们的大学校。”

      城市如诗耐品味

      小广场才给人亲切的感觉

      李津逵认为,人工“制造”的城市总是比不上几百年、上千年“自然”生长的城市。一个人规划出来的东西,很难成为“诗”。

      李津逵说,现在珠三角的城市建了很多广场,一般面积很大但是人气却不够。到底广场多大是合适的呢?它和人的眼睛和腿有关系,一般直径不超过100米的广场,进入广场的人有亲切的感觉,在里面人们的活动和交流非常多。

      城市如歌堪吟咏

      城市能无数次重复才是美

      李津逵说,歌曲的美就在于无数次地重复,城市中也有一种东西像歌曲一样,就是在无数次的重复中越来越美,这就是城市的记忆。

      李津逵说,在20世纪中期,当时瑞典也在高速现代化,斯德哥尔摩的目标是美国的芝加哥,他们把自己的老城推掉,建造起了很多高楼大厦,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如果他们建成芝加哥了,斯德哥尔摩就“不见”了,所以留下了1.5平方公里的老城。

      城市如画任君游

      步行是阅读城市最好方法

      “扬盖尔说,人往人处走,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奥秘。”李津逵说,阅读城市最好的方式是步行,其次是坐公交。城市里最耐看、最美的东西是人的活动。

      李津逵认为城市景观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有了人的活动,城市才会有生命,如果在景观建设中忽视了人的因素,那么这个景观设计和建设就会很失败。

    相关文章

    ·“90后”,好样的! 08/08/12

    ·韩世同:再不降价,后面就没戏了 08/08/12

    ·7月CPI同比上涨6.3% 08/08/12

    ·杭州:打造30座税收过亿的商务楼 08/08/12

    ·徐滇庆:物业税征收方案走进了死胡同 08/08/11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