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北京奥运会有一种特别的关注。本来,8月6日、9日分别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纪念日。每年这周,日本媒体几乎都是“战争”话题。而恰巧在开幕式前两天,“饺子中毒”事件又爆出新闻,人们有点儿担心,“战争”与“饺子”是否会冲淡“北京奥运”?但打开报纸一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日本所有媒体几乎都为大红彩照的“北京奥运”所覆盖。
有趣的是8月6日那一天,“饺子”上了头版,但后面接着就是报道日本大厂商在华投资建厂和北京奥运商战的消息,再后面是五个北京奥运专版,图文并茂,好像是中文报纸的感觉。其实不仅这一天,一段时间来大致都是这样的报道格局。
8月8日开幕式,日本的所有人都只能看日本NHK电视台的直播,早就预告说唯一的特聘嘉宾是著名音乐人谷村新司。谷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访问中国,现在又在上海音乐大学任教,一直推动中日友好事业。选择谷村作为嘉宾,本身是一种“舆论导向”。谷村在四个多小时的实况转播中,始终情绪振奋,为日本观众介绍他所知道的中国“事情”,一直用“太棒了”“了不起!”“奇观!”赞美开幕式。刘欢出场时,他又很有感情地介绍说这是中国歌坛“第一人者”(歌王)。日本民众受媒体的影响最大。谷村新司的讲评,效果自然与欧美一些主持人的“胡侃”不同,使日本观众受到启发。与看不懂方块字的欧美人不同,颇具“中国特色”的开幕式表演,也使同为汉字文化圈的日本民众有“一衣带水”之感。日本政要中也有像石原慎太郎这样常对中国讲“怪话”的人,但这次他也参加了开幕式,并特别对青年志愿者的活力与礼仪小姐的美丽感到震撼。9日,日本各大报几乎都全力报道开幕盛况。
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日本就开始了“奥运旅游”宣传。因为很多日本人都将北京奥运与当年东京奥运相比,尤其是一些60多岁的、出生于战后、不会享受生活、只知道工作的“团块世代”,是当年东京奥运的见证人,他们希望重温旧日“崛起”时充满生气的时光。这种感情可能也是日本特有的。
在各国政要的表态中,也是福田康夫首相讲的话最到位。他强调,“今年对中国来说既是北京奥运之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中国来说,举办奥运会将在总结迄今的发展和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方面,成为一件重要且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这很明显不是一般的客气话,倒是有点儿像中国人自己的解说。
其实,日本与欧美的区别早在长野传递圣火时就看出来了。当时关于圣火的各种负面报道铺天盖地,但日本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对中国人的奥运情结表现出相当的理解,当地警察对挥舞五星红旗的留学生之和气,以及对那些火炬传递捣乱者之强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当时的气氛中是不易做到的。这也为胡锦涛主席随后访日铺平了道路。
尽管今后两国关系还有很多困难,但这次奥运前后日本表现出来的与欧美的不同,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它说明中日之间有着特殊关系,作为发达国家中的重要成员,日本似乎比别国对崛起中的中国多一分理解。▲(作者是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富力未付地价款88亿 继续筹备发行A股 08/08/15
·降价突围 广州楼市唯一出路? 08/08/14
·敏捷身手与商业头脑的结合 08/08/14
·穿着隐身衣的欧盟 08/08/14
·中国企业海外突围 08/08/1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