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Dragspelhuset住宅又把“脑袋”缩回去,木屋作蚕茧似的冬眠,安静而淡定。春夏时节,万物生长,它又如破茧而出的蝴蝶,将空间延展开去,内部空间其实要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充满人性的设计,既拓展了空间,又避开了法规的约束,木屋也在创意的趣味中变幻着造型。
以现代的方式玩自然
在OvreGla湖畔,柏树和白桦林有如传说中的黑森林高耸茂密,灰色调的岩石随处可见,穿行其中,仿佛踏上时光隧道回到远古。为了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中,Dragspelhuset住宅采用了加拿大的红色雪松,而屋顶则用瑞典传统的stickor,其布满树纹的质感,叠加在一起,呈现出蜥蜴状的鳞片皮肤,随着建筑外形的起伏,布满了木屋。“不论是雨水瓢泼还是覆盖积雪,房屋的松木表皮都能在每个夏天来临的时候重新焕发光彩。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这些木头以一种灰色调出现,整个房子和周围这些粗犷的岩石、森林、风景融合在一起。随着时间的过去,地衣苔藓爬满了木屋顶,会使它看上去更像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从湖边看过来,Dragspelhuset住宅连窗户都隐藏在雪松表皮下,没有细看,很难发现在树林里还有这么一栋奇特的建筑。不定形的结构,喇叭状的烟囱,高低起伏的线条,鳞片状的表皮,使房屋呈现出一种貌似爬虫的外观,藏身于湖畔林间。
走进Dragspelhuset,如同洞穴般的室内空间同样带给人以设计的惊奇,大量的自然元素被运用到内部结构的建造和装饰上。除了地板,几乎所有的线条都带着不规则的曲线弧度。为了接近这些鸟笼般的曲线,房子的内墙使用了白桦树木板条来搭建。四扇不规则的落地窗户占据着墙面,自然的木材和现代的玻璃结合成欣赏湖光山色的绝佳视点。另一边则是挖成小窗,从外面看,和屋角伸出的烟囱一起,正好构成了木屋头部的“眼睛”和“触角”,恰到好处的配合,其实花费了设计师不少用心。木质的构造也许过于常见,最是让人称奇的是,洞穴般的内墙,从墙角到天花板,都覆盖着驯鹿的裘皮,华美的纹理和柔软的质感,瞬间带来更为浓郁的北欧风情。而驯鹿皮毛本身具有层次的棕色,则和桦树木材的白色完成了色调上的搭配,氛围因简单的对比而放松,简约之中又显出几分尊贵。“当我们游览参观瑞典北部的Sami部落时,我们发现他们是再循环的专家,在寒冷而空旷的环境里,他们仅靠驯鹿生活着。他们吃驯鹿的肉,用骨头来搭建帐篷,而皮毛则用来做帐篷、衣服和鞋子。这就是生活在与自然的和谐之中。在创作Dragspelhuset的时候,我们希望可以把这种生活方式带到设计中来。”Lammers如是说。于是,在这里,一整张驯鹿裘皮被当作地毯和坐垫,随意地摊在地板或露台上,连户外的藤制躺椅上也不忘用它包裹起来,散发出些许游牧文化的原始气息。“在厨房和卧室的地方,我则使用了传统的红色天花板,灵感来源于绚烂的北极光,和这里的裘皮有所不同。”
原始自然的元素就这样以现代时尚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极简的家具和装饰品也是精心挑选,不乏现代设计大师的作品。造型有如贝壳的白色座椅,和整个空间的曲线呼应着,老式的手风琴,红色的落地灯,在浅色调的室内显得格外的抢眼。德国灯具设计师IngoMaurer的代表作品Birdiechandelier在头顶摇晃,一颗颗长了洁白羽翼的灯泡,宛如一群快乐飞翔的小鸟,充满展翅欲飞的动感。
没有污染的设计
设计师称Dragspelhuset住宅是一个没有污染的设计,它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使用丙烷气体来烹饪,用火炉烧木材来取暖,而烟囱则回收这些热量,灯光照明依靠太阳能面板提供,利用雨水收集管来积蓄用水。甚至还在小河里放置了一个浴缸,并用于洗澡。这些清洁能源满足了住宅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木屋的设计避免了华而不实的尴尬,而是兼有了环保与节能的实用功能。
在Dragspelhuset住宅这里,设计被注入了生态学和节能的理念,仿生态的建筑手法,极尽自然的材料,昆虫式的造型,搭建起这样一座可伸缩的房屋。即使初见之时难免惊诧它怪异的外形,但当Lammers一家前来避暑度假,脚下的溪流叮咚,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林,湖泊波光粼粼,游牧民族的驯鹿皮毛和活动伸缩的木质房屋,都会带他们回到身心最为放松的原始状态,在瑞典夏季的深处体验那份与自然共生的感动。
·全球最大私募基金豪掷20亿购澳门物业 08/08/07
·广州统计局:宏调使部分房企退出市场 08/08/07
·资金窘境 下半年将迎来最坏时刻? 08/08/06
·长沙市政府点破“北辰退地”迷局 08/08/06
·事先张扬的新闻事件 邹涛的“博弈” 08/08/0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