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最早的校舍“二院”既然是公主的家,自然是清式的王府风格建筑。公主府主殿被当作大讲堂,北大著名的“讲堂文化”大概发端于此。
老燕京:“中国学校的建筑,当以此为第一”
1919年,司徒雷登(LeightonStuart)出任燕京大学校长,当时的燕大尚厕身于城东南的盔甲厂,校舍简陋败落。司徒雷登在友人建议下,用六万银元从陕西督军陈树藩手中买下了“淑春园”旧址,用于发展学校。燕大副校长路思(HerryLuce)与司徒雷登请来了清华校园的设计者墨菲(HerryK.Murphy)担纲燕大的校园规划。墨菲在1914年设计了清华校园,相隔数年,再次来到北京西郊主持燕大的设计,此时的他对中国传统建筑已经有了较深的理解。对于燕大的设计,可以说是墨菲移植了他在1918年设计金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成功经验。漫步在今天的北大校园和南京师大校园,都能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北大西门
在校园规划中,墨菲采用三条轴线串连起不同功能的建筑群体:西校门、办公楼和湖心岛串连起东西向轴线,往东延伸,也正好遥对静明园的玉泉山塔,办公楼两旁布置了两组三合院;南北向轴线串起第二体育馆、六组女生宿舍三合院和两组男生宿舍三合院;而两条轴线的交点与第一体育馆的连线正好垂直于这座建筑。整个校园以三合院作为母题延伸发展,布局从容,极富韵律。
对于建筑风格的选择,司徒雷登这样回忆:“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按照中国的建筑形式来建造校舍,室外设计了优美的飞檐和华丽的彩色图案,而主体结构则完全是混凝土的,并配以现代化的照明、取暖和管道设施。这样,校舍本身就象征着我们办学的目的,也就是要保存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燕大校园是20年代北京流行的“传统复兴”建筑的代表(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红色柱子、白色墙面、青绿色的彩画构成了校园的色调。尽管建筑风格一致,但办公楼的端庄肃穆、男生宿舍的潇洒飘逸、女生宿舍的宁静秀气,不同功用的建筑依然传递着不同的气质。
·会不会出现“后奥运”经济滑坡? 08/08/06
·北京的建筑:未名湖从燕大到北大 08/08/06
·金融街“储粮” 频发债券注入优质资产 08/08/05
·南湖雅居乐牵手国际顶级教育机构 08/08/05
·近现代著名建筑解读 08/08/0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