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为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于是,房地产企业开始各自寻找不同的融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比如富力想方设法要回归A股,而恒大地产积极地赴港上市,只可惜,富力和恒大现在还未如愿以偿。反而是压低了身段的河南建业出人意表的上市成功了。
明显,振业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方面,经验老道。但在一片惨跌的股市状况下,12亿的配股恐怕也不是这么容易完成的。
振业配股计划的另一个压力来自于大股东——深圳国资委。据悉,按照深圳国资委的持股比例20.17%,振业大概能从国资委募集2.42亿元。事实上在去年,深振业就希望推出配股方案,但是,由于股价较高,国资委一直没有同意承诺参与。
出售子公司股权维系项目开发
在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振业表示如实际募集净额少于项目预投资总额,募集资金不足的缺口部分将以其他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事实上,现在可以清楚地看见,振业选择的其他融资方式就是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特皓、建业公司股权,将所得收益将用作公司土地储备和房地产开发资金。
1989年成立的振业是深圳最早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在1997年收购了深特皓和深建业股权后,振业终于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据了解,特皓公司和建业公司是原基建工程兵在深圳特区建设初期集体转业成立的建筑施工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施工。
2005年,振业股改,深圳市政府花费5.3亿对振业所属的深特皓和深建业两大建筑公司进行主辅分离,振业业务集中到房地产开发,成为专业开发商。
原来的施工建筑业深特皓和深建业虽然占振业销售收入的50%,但利润率却非常低,通过剥离两大建筑公司,振业收回了2亿资金,剥离了投资收益低的业务,改善了资产质量。
2008年7月1日,振业发布公告,转让特皓、建业公司股权。
实际上,振业多方融资实属无奈。对比一季报和去年年报数据,可以发现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由3.62亿元增至6.87亿元,负债增加3.25亿元。货币资金则由5.97亿元增至8.11亿元,现金仅增加2.14亿元,资金链趋紧的现象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振业的负债率大增。振业2007年已从银行获得长期借款20亿元,2008年一季度,又新增银行贷款5.6亿元。根据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2006年底,深振业的净负债率还是-6.84%,2007年底,该项指标已达到32.08%。而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则指出,深振业截至2008年3月末的净负债率已是105.3%,也就是说,深振业的净资产已不足以偿付有息负债。
再加上18亿的资金缺口,不得不承认振业有一场资金硬仗要打。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3196亿元 08/07/20
·116家房企上海产权市场融资 08/07/20
·武汉拍地持续遇冷 地价创两年新低 08/07/20
·中粮地产融资新计划 拟向银行贷款17亿 08/07/20
·改革:广州加速城乡一体化 08/07/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