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没有问题,但给谁,这是个问题。7月13日下午,一场主题为“2008湖北房地产投资高峰论坛暨投融资对洽会”的专场推介会在汉举行,一些基金代表的发言,或许让不少希望找钱的企业失望,“一些在本地依赖‘人脉和关系’发展的企业,风险投资是不会考虑的。”融资的门槛似乎并不低。
数十家投资机构来汉送“钱”
据主办方长江资本介绍,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开发资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除此之外,资金主要来源于“定金和预收款”。但持续的货币紧缩政策,贷款门槛大幅提高,加上楼市销售遇阻,开发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记者了解到,武汉个别企业的确出现了资金缺口,特别是地块开发还没进入销售环节的项目,现在只有出的钱,没有进的钱,急需“输血”。
此前也有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地产商今年资金缺口在一万亿元左右。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武汉每年房地产投资额在300亿元左右,如果维持正常的开发,根据开发商平均资金状况,“缺钱”的数目可能达到百亿元。
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之下,私募基金被认为是2008年房地产融资的主流。
据伟业顾问武汉公司总经理钟晓汐表示,这次接洽会只是一个“热身运动”,本月18日,“2008湖北房地产投资高峰论坛”将在汉举行。届时,将有摩根士坦利、凯雷、贝恩、普凯、汉威资本等数十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与有收购项目需求的大型地产公司来汉。
仅跟“只”缺钱的开发商合作
7月1日起,外商投资房地产业的审批权由商务部下放至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政府将有意引导外资投资,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也成为业内的普遍判断。有人借此认为,这也表明了政府在金融政策方面的微调。
推介会上,美国普凯投资地产基金合伙人甘美兰谈道,近两年武汉的地产项目吸引了不少大型机构的目光。2006年摩根士坦利10亿人民币获得武汉世茂锦绣长江29.9%权益;荷兰ING地产基金联手深圳金地开发武汉积玉桥项目;2007年香港永菱通基金12.45亿人民币收购瑞安武汉天地25%股权等等。
甘美兰介绍,他们投资的主要目标是二线城市的住宅项目。美国凯雷集团亚洲房地产投资负责人卢阳也介绍,目前非常看好武汉等二线城市的投资机会。
不过,甘美兰表示,他们只愿意跟“只缺钱”的开发商合作,一些在本地依赖“人脉和关系”发展的企业,风险投资是不会考虑的。一般来说,对于那些财务透明度高、股权明晰,企业本身健康,只是缺钱的企业,才能进入他们的法眼。
卢阳指出,他们与开发商合作的最快速度是三周内达成合作,这就要求本土企业要有效率,做好功课,争取在短时间内打动“评委”!此外,他们投资期限平均在三年左右,不是炒短线,而是希望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能够壮大。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各方认同。
一位企业经理不无担心地认为,目前的市场下,重要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市场信心问题,对于整个地产行业,要回归到产品时代,对于地产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在产品上面下工夫,只有赢得买方市场认同,整个行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即使融资成功也不是意味着拿到免死金牌。
·星彦地产:关于救市争论的另类思考 08/07/17
·上海上半年房企股权融资交易近90亿 08/07/17
·卓越2008 混乱步调的成功? 08/07/16
·二季度上市企业数量多融资金额低 08/07/16
·发改委张平: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明显萎缩 08/07/1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