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设计”始于1995年英国伦敦,因其对前端设计的追求和对设计新生力量的培植,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媒体、设计从业者以及行业买手前来参加,逐渐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室内设计展之一。
纽约华裔设计师TobiasWong(黄峻豪)和AricChen(陈柏康)最近频频出现在《InteriorDesign》、《Frame》等国际设计杂志中,令其备受关注的原因是他们受邀作为2008“100%设计”上海展创意总监,负责展会的视觉效果及空间创意设计,并正式成为“100%设计”国际创意总监的一员,与其并列的名字是TomDixon(“100%设计”伦敦展创意总监)以及MichaelYoung(“100%设计”东京展创意总监)。
“100%设计”始于1995年英国伦敦,因其对前端设计的追求和对设计新生力量的培植,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媒体、设计从业者以及行业买手前来参加,逐渐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室内设计展之一。在2005年成功推出东京展之后,“100%设计”上海展于今年6月2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展。
“竹子脚手架,我们选择用这个元素来表现这次展览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竹子脚手架是工地上随处可见的东西,它可以被看作是这个国家在快速发展中的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空间里,竹子脚手架并不是用来确认一个建筑物的结构,而是一个需填补的空间的延伸,这也是我们对中国当代设计的现状的感受——空洞、未成熟。”TobiasWong指着展厅入口处的竹架说。
显然,本届“100%设计”上海展组织方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判断与TobiasWong和AricChen的感受基本一致,因此,虽然在之前的宣传中一再强调要展示中国本土的设计,但实际参展的本土设计品牌却不到10家(大约占20%)。
“其实我们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本土品牌可以参与到这次展会中来,但是,为了保证“100%设计”展的高水准,我们有自己严格的参展选拔标准,由业内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要对报名参展的产品进行评估。很遗憾,大多数本土设计的产品都达不到基本的标准。更严重的是,不少提交来的产品设计都带有很明显的抄袭痕迹,这是我们以及设计界最不能容忍的,我们认为这是本土设计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展会主办方、励展博览集团华东区副总裁李雅仪对记者说。
混乱的行业
香港iLux灯具是为数不多的参展的本土设计品牌之一,在大约5平方米的展位里,却只展示着三四款复古样式的灯饰。负责品牌推广的孙先生告诉记者,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新款产品被同行抄袭,“我在展台前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组织参观者对我们的产品拍照。展厅门口虽然摆着标示牌说不允许拍照,可是你说你的,他拍他的。这里500块一张的门票,就为了进来看一看,普通人是舍不得的。我们知道很多都是同行过来抄样子的。”
同样的情况不单发生在这次展会,其他同类型的展会亦然。“一个为期7天的设计展览,进行到第4天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自己展出的产品设计突然出现在另一个公司的展台上,速度之快、模仿之逼真,令人哭笑不得。抄袭已经是设计公司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丹方设计顾问公司总经理关晓航说。
为何而抄
虽然设计业内对抄袭现象深恶痛绝,但是这股风潮却在制造业内愈演愈烈,原因何在?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永利在一次采访中说:“设计是一笔很大的投入,不仅仅是说财力,还有时间。而大部分家具企业的实力都不是很强,规模一般不大,因而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于是见哪种样式的产品卖得好,就去仿哪个,投入小,收益快。即使有一些企业想搞原创,费了巨大的精力、财力,产品才出来就被别人仿冒了,甚至原创的产品还没大量上市,仿制的就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如此恶性循环,搞原创的就越来越少。”
而面对以仿造为目的的企业,设计公司也只能同流合污。“缺乏对设计本质的理解,急功近利的企业不愿意为设计买单;而工业设计的流程却决定了设计需要经过生产流程、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时间才能完成产品。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设计公司向现实妥协。为了生存,设计公司不得不违背、简化设计流程,省略工业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以赢得时间和成本。抄袭、抄袭……设计就这样渐渐远离了初衷,沦为‘地摊货’,”关晓航感叹道,“而且,这些仿造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中国房地产的热销直接带动了高端家居的消费,有关数据显示,北京高端家居市场份额在25亿元左右,巨大的商机引得大量国际家居品牌涌入国内市场,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据统计,北京市场上有欧洲家居品牌近200个,其中不乏价格不菲的顶级品牌。加之媒体对设计类产品的关注不断升温,这些品质精良且富有设计感的室内设计产品立刻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然而,昂贵的价格同时也将大部分人挡在了门外。
“一套意大利橡木CD架要9万元、一款水晶吊灯要十几万,这样的价格,有多少人能承受得起?即便买得起,又有多少人觉得这钱花得值得?人们愿意花上百万买辆车,但是花2万块买把塑料椅子……仿制品可以达到八九分像,质量差不多的价格才是原版的十分之一,货走的多是正常现象。”北京居然之家内一家为顾客提供欧洲家具仿制服务的店主陆先生说。
在广州珠江新城内有很多以经营国际品牌为主的家居店,里面经常有样式特别的家具出售。不少消费者来店内索要了该品牌的产品目录册后,便直接来到一条马路之隔的一家建材市场,随便找个家具厂门店,对方就承诺能做出同样的家具,价格自然要便宜很多。
出路
TobiasWong说:“中国设计的整条产业链都是断开的,从教育到生产,你几乎无法把产业链这个词用在它身上。在对其有消极作用的工业大背景下,谈本土设计势必举步维艰,就像植物在没有土壤的环境中生长一样。而且,根据‘100%设计’之前对中国当代设计现状的调查,短时间内这种情况将很难有本质性的改变。中国设计界唯一的出路就是选择自上到下的方式去提高设计本身的影响力。为原创设计师搭建一个平台就是方式之一。”
TobiasWong所说的平台是“100%设计”上海展将要在年底举行的家具设计比赛,这场比赛完全针对中国原创设计师。比赛优胜者的设计方案将由展会联系参展厂商将其投入生产,并将在明年的设计展上做公开展示。“有人对这个平台的实际效果表示质疑,毕竟选出的设计师数量有限,但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起码会在舆论上对中国原创设计起到一点作用。”AricChen说。
相较“100%设计”上海展的做法,《时尚家居》在去年进行的名为“为中国设计”的项目也许对中国设计更具有实际意义。杂志联合了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对当代中国人餐厅的生活方式进行调研,得出一批相对珍贵的一手资料。“虽然不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西化程度很高,但是中国自己的生活习惯痕迹还是很重的。吃中餐要用筷子,桌子上的菜要夹得到;西方人用叉子,自己吃自己的。这些习惯直接反映在餐桌的高度上。设计师总在思考用新材料做出新样子的桌子,又有多少人真正考虑过这些生活细节呢?”《时尚家居》杂志主编殷智贤说,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以后的中国家具设计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和资料,更在于它为设计者阐释了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回归到生活本身去谈设计,而不再仅仅停留在样式上。
·设计百分之几 08/07/15
·证券市场周刊:地产债或成地产商救兵 08/07/15
·地球:针对全球变暖危机的新城市规划 08/07/15
·中国商业地产四大烦恼与解决思路 08/07/15
·80后:搜索引擎依赖症 08/07/1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