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艺术家,建筑师和四合院的故事
    https://www.guandian.cn 方振宁2008-07-09 09:51:14 来源: [ 博客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致信编辑

      在弥漫着丁香花香的院子里拍照,对我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享受.我一个人,有着充足的时间慢慢的选择角度慢慢的拍,这是再理想不过的工作状态.

      -----蔡宅拍摄记

    四合院

      拍摄,是一种阅读.

      实际上这篇文章是我4月10日一篇题为《蔡宅拍摄记》博文的延续.博文是这样写的:

      今天早起天气好,按原计划,去给蔡国强北京的家拍照.这是由一座几乎是废墟状态的四合院,经改造之后的再生的私宅,虽然不是一座标准和完整的四合院,但从院门,进院以及院内的回廊可以看出,原房主是一位中等有钱户.

      在弥漫着丁香花香的院子里拍照,对我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享受.我一个人,有着充足的时间慢慢的选择角度慢慢的拍,这是再理想不过的工作状态.

      为了在日光好的时间带尽可能的拍照,我除了边工作边喝茶,再就是只吃了一碗方便面.为等落日之后的暗蓝天空和室内温暖的灯光,这是根据多年来的拍摄经验所预想的效果.那一定是在色彩上形成对比的画面,我一直等到最合适的时间带.那是当勾月挂在空中的时候.

      但走上归途才发现,今天拍摄共花了七小时.我已经很久没有连续这么长时间拍摄同一座建筑,而今天有机会通过相机的镜头,得以仔细阅读了这座经建筑师的手,从废墟中捡回来的宝贝.

      而从外部看,这座四合院是和千万幢北京老四合院完全没两样的门脸.但经改造之后的家,可以说是四合院改造的范本.遗憾的是,这是一幢私宅,不会有太多的人能够看到他的内部.这个改造的个案引发这样的思考,四合院确实需要改造,那要看委托给谁去改造,和怎样改造.这和业主以及和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对文化和美学的认同关系最关键.

    四合院 

    四合院  

    宅主

      宅主是蔡国强,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如日中天一样的人物.

      在北京奥运会临近开幕的2008年2月21日,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为这位旅美中国艺术家举办了个人回顾展开幕式.这是美国美术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华人艺术家个人展览,在此举办这样的回顾展,意味着艺术家本人已经在当代艺术史上获得不可动摇的位置。蔡国强除了艺术家的身份之外,他还在北京即将举行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拥有一个显赫的职务,那就是他是核心创意小组的成员,以及视觉艺术特效总设计师。介绍蔡国强时大都说他是住在纽约的中国艺术家,而实际上,这几年他都住在北京,深入浅出是因为他现在的工作,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他必须对他所做的一切守口如瓶.

      我和蔡国强相识已有20年以上,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纽约,从来没有看见过他穿西服打领带.以前是中式便装,后来看上去也是变相的便装,只是有了牌子.西方的评论家们已经把他写进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历史中.而他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一般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总之,对蔡国强有些了解的人也未必这样想象过,那就是他会住在怎样的房子里?

      最近凡是谈到与蔡有关的话题,都躲不过这样一条大新闻,此外,那就是在去年11月刚刚结束的香港佳士得艺术作品拍卖中,蔡国强在2003年为上海APEC所作的大型烟火作品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以7424.7万港币成交,创下了世界拍卖中国当代艺术世界纪录,这一价格接近超出原有最高估价的两倍,从而使他成为当代中国当之无愧的最顶尖艺术家。

      在2月21日,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他举办个人回顾展的当天,我写了另一篇博文《蔡国强:中国崛起的缩影》,博文说:蔡国强从1986年12月离开中国前往日本至今居住在纽约只有22年的时间,迅速在世界艺术界的崛起,可以看到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凶猛的一个侧面。蔡国强所举办的个展和群展的主题,显示出巨大的规模和宏伟的视野,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龙”、天和地、地球和外星人、火的起源、超越暴力、万里长城、风水、混沌、无神、黑洞、反核和反恐等,以及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划时代性主题有关。就是这样一位天马行空的艺术家在北京,这个远离故乡泉州的地方,用不匪的价格买下了一幢四合院.

     四合院

    四合院

      决策

      其实我们不知道多少次听说和议论过有关北京四合院改造的话题,也确实看到一些改造过的四合院案例,而现实却是,要么就是手术做的太大,要么就是原建筑的神髓全无,我以为现在这个经建筑师朱锫和吴桐改造的蔡国强的私宅,特别值得细细地品位,否则,我不会在此累计时间为11小时以上为其拍摄不止.

      当看到眼前放着几张改造之前的四合院状态的照片,真的让人难以想象,它原来已是几尽废墟,杂草丛生,瓦砾遍地,隔墙靠棍子斜撑着,梁柱破损的也非常严重,在这种状态下,谁能接手这个接近弃儿的四合院?接受者一定是看到了其中的风骨犹存,但动手则需要冷静和非凡的驾驭能力.

      四合院的地点距离紫禁城和北京大学原址沙滩红楼都很近,它的挑战性突出在需要增建的部分对周围的环境、临近的胡同,以及内部的庭院结构来说都很敏感.建筑师朱锫说他要做的是“凝固老的,注入新的”.“凝固老的”就是不让它再破下去了,并对原有建筑表示一种敬意。“注入新的”就是要适应现代生活.你都可以通过一个沧桑的一堵墙,一个剥落了漆的一组门窗,破旧的瓦,那些文革的痕迹,回忆在这个院子里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和记忆.我确实在院子里好几处看到有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栏的描框,我感觉到记忆的深渊中有喧哗的回响,它已经是一个物质化的历史.

    四合院 

     四合院

      进院

      我按了门铃,有保安来开门,跨过门槛,这是四合院独特的入门方式.我并没有很快地行进,而是环顾左右上下,看有哪些是遗存?哪些是新入?

      墙,仍然是青转所砌,只是在个别地方好象是把那些剩砖加以利用,砌成通常在偏远的乡村才能看到的农家小院的围墙,这意外的一删墙,显的格外朴素.

      门,一看就是新的,没有过去的朱色绿色之别,而是全部采用统一的白橡木.都是原木效果.

      朱锫说:“白橡木比较防雨,它不变形,很接近我们原来四合院用的那种木头,整个新系统跟老的是没有什么区别,像过去一样,涂上油漆一样,它很真实,这是新的,新的和老的又建立一种和谐的对话,仔细看才能看出细节都不一样,但是整体感觉它属于过去.”其实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段情结,就是美国著名建筑家路易斯?康就用过很多白橡木,朱锫在说话中流露出这一细节被我捕到.

      所有的柱子都没有涂漆一新,而是就那样站立,但只有内行才能看那是刷了一层油漆的保护剂,他对这个柱子有保护,而建筑师回避使用那种重新漆油或彩绘的粗暴方式.当然,更有甚者是重新来一便.

      如果你没听建筑师的解说,你或许可以发现那些地面是翻新的,但是你绝对想不到,有一堵墙被拆之后能重新砌回去,是因为拆时就把每块砖编了号.

    四合院

      茶室的间

      建筑师考虑到主人蔡国强,曾在日本生活多年,所以特地为他在正厅的后边,设计了一间狭长的小茶室,茶室的一面墙有三种痕迹,也是三个时期的记忆:首先是灰砖墙,其次是红砖堵窗的墙,最上层是混凝土夹灰墙,这三种因素构成的墙,就像是让我们看到文化的断层一样.它暗示的是时间和文化的记忆.当天光折射到墙上时,形成特别的肌理,在这些痕迹中有老城砖,又有清代,晚清,民国时代盖的痕迹,而解放以后才有了红砖,而我们今天用混凝土,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不同的痕迹,所谓痕迹都是维持着过去的记忆,只有当代的东西是全新的.因此这小小的茶室又像是一个小小的博物馆.

      茶室和大堂之间的隔墙,是由排列着无数小方孔构成的透窗,设计师巧妙地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元素,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借用.这是整个改造中,建筑师最得意之处.那么为什么把它设计成半透效果?凡是在四合院里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四合院的室内分隔从来都是用隔珊,或者用屏风,中国古代用四个柱子为单位构成一个间,最少以三间构成一个房,在间与间之间,都不是墙体.朱锫认为中国人不用实墙分隔间,只用实墙去分隔房,所以“间”是过去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间”成为我们计算空间的单位,“间”的概念就是半透明.它能阻碍视觉,却隔不断声音,从而使空间是流动的.

    四合院 

    四合院 

      概念

      说了这么多细节,应该回到整体格局上来.

      这其实不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格局,现存是两个院子三组正房,前院和后院的正房都有两个耳房,但没有厢房.这三组房子之所以显得重要,因为其中一间是文革期间造的,现在建筑师把它看做是一个设计概念的延伸,他要把这个房子改造成一个装置,如果你站在外边还真看不透这在外观上显的极简的新房是怎么回事.它其实是用一种单一的反射材料,在四合院中创造一个中国式的留白,让他和老的形成一种对话关系,而他的功能又是主人的工作室,打开落地窗,就和院内空间融为一体.而到了休息时间,他就是一个安静的长方形盒子.采用反射材料是可以减少建筑体量给人造成的视觉压力,因为这种材料可以反射周围的景象,也就是采用一种吸收的方式给建筑以轻.当你走进院子,会有一种时间的延续,那就是感觉是从过去走向未来.

      当然,我深感经过一番改造后的四合院,已经完美地体现了建筑师的意图,那首先是因为有一位品位不低的业主.

    相关文章

    ·央视新大楼即将落成 库哈斯惹争议 08/07/28

    ·托德·威廉姆斯和比丽·钱的建筑人性美 08/07/27

    ·建筑评论:哈利·波特在北京飞翔? 08/07/24

    ·盘古大观 盖茨1亿租四合院新闻作假 08/07/24

    ·建筑: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 08/07/23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