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设计的隐藏秘方
从附近Highligth Gallery、对面的Fushion餐厅膳房到各色的boutique,虽然平江路上各类新兴的时髦去处也都贩卖类似的主题,但筑园的低调使其多了一份隽永的小心。如果说大部分的酒店设计都承载了设计师的情感寄托,那么筑园则更多地凝结了哲性探讨。
“我们的欲望让我们把建筑物从周围环境中分割出来,忘记了建筑的本意是让我们容身,让我们居住得更舒服,而一味地将建筑当成‘物’,在其身上画满了各种符号,直至将我们自身淹没??”朱锷曾如此评价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负建筑》一书。筑园的设计秉承了同样的减法理念,丢掉“象征意义”和“视觉需要”等负担,反而把很多细节隐藏起来。
这里几乎所有的天花板都保留了老式的屋檐结构,抬头看不到“标签”般的设计师吊灯。暗黑色的小射灯躲进了各处横梁的角落里,大面积的光源则借助自然光的形式。如画廊的整个天花板以半透明立体面的方式打造,把太阳以柔和光的形式请进来。在房间里,你可能会为找不到一张放笔记本电脑的书桌而不满,但目光很容易便被床边的两三本书籍所吸引,一本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很快便打发了晚餐前的时光。影碟机旁边的几张新片虽是酒店的细心之选,但液晶电视已不再是房间里的主角。
对开式的电视柜大门很聪明地附带起房门和浴室门的功能,合上时它就成了一道极简主义的木墙。
水乡的一抹新白
不同的年代和语境,白色总是拥有着不一样的秘密。设计师大胆地在筑园内部起用白色,融合到这套清代古宅里,是调和,也是冲撞。
四个房间的装饰都以白色为主题,床铺、墙面和窗户的统一色调有一种贴在身上的宁静气势。推开一楼大床房的窗户,立刻便见时光流转,过渡到斑驳的老白墙。
室内,极简主义的现代风格也和原生态的屋顶天花形成对比,灰和白的冲撞,提醒你这是个“旧瓶装新酒”的精品旅舍。
庭院里的白色主旨则由撞色带起。白色的酒店外墙和一堵灰色“空斗墙”形成一条窄巷,一边接起庭院,另一头则是一扇老苏州的瓶形门。一条水系贯穿其中,灌溉着庭院里面那棵几十年的玉兰树。“如果深秋季节坐在这儿喝茶,地上撒满了白色的花瓣。”店员解释道。
艺术长廊则把白色主题推到了极致。设计师很聪明地把原来废弃的走火巷改造成一个长方形的白色画廊。屋顶采用的众多乳白色的半透明立面,给室内的摄影作品蒙上一层朦胧的白晕,洒满一片。
筑园的白色
是一种现代主义的“不表达”,又很好地躲进了江南的灰瓦白墙中。其实这种“隐”文化充斥在设计师很聪明地酒店的诸多细节之中,但又少了一份禅味的故意。大隐隐于市,面对平江路这个苏州最古老的历史街区,筑园不抢半点风头的同时,又不失礼节地点出了自己的精致。
一百多年前,附近几十米的老房子里曾流传出秦淮名妓赛金花和洪状元的红粉佳话。赛金花早已不在了,现在被筑园门牌所吸引,偶尔也会从门口探进来一两张曼妙的面孔,其中不乏手持《LonelyPlanet》造访此处的欧洲女子,毕竟国际青年旅馆和此处只有一墙之隔。而墙那头,估计则是另外一番洞天了。
另外一番洞天了。
·清代古宅里的哲性探讨 08/07/0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