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是接受者,或者说是一个放大器或中转站,建筑师首先要恢复他对事物的第一感受,用最大能力去解释这种印象,最后使世界感受到它。
法国建筑大师,1945年生1987年获得法国国家建筑大奖2000年获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擅长使用钢、玻璃与光创造基于当地文化与历史的建筑。
努维勒的大胆创新引起很多争议但最好的评论却来自居住于其设计作品中的人们。
建筑的未来不是建筑,我们不能创造某种为未来而存在的建筑,这点已被20世纪的科技与文化革命所证实。给建筑强加一个意识形态规律的做法本身是错误的,对现代城市中的建筑来说也是不适当的,因为并不存在建筑自身固有的规律。建筑的问题源于周围世界的内涵以及人们对此的感知,并不是建筑的自律性。
为了理解与享受我们生活的世界,建筑随之产生了,建筑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中。建筑是一种需要广大群众声音的技术,必须多数人认为它是可行的。建筑的特质在于在文化涵构中回应社会的需求。
不可否认,建筑有分析、理解世界的欲望,也有表达、创造的愿望,在这个意义上,乌托邦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出现大量克隆与复制的建筑。我们不得不进化、制造差异,不是仅仅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将差异作为深度思考的指证。
每处地方都在变化中,同样也处于历史与地理的连续体中。我喜欢修正而不是将建筑与其他因素割裂、制造完全新的东西。但我的态度不是保守的。我总想创造那种简洁、精致与深刻的建筑,它体现这个地点的灵魂、这个地方人群的渴望、这个空间曾经存在过的建筑的声音
要想塑造建筑的独特性,需要将时代背后的文化价值在空间形式中沉淀下来,电影,相片也有类似特质,是体现文化的素材。同时建筑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并没有所谓自动建筑。
光是实体、是材料,而且是最基本的材料。一旦感受到光是如此丰富多变,建筑的语汇立刻会变得不同,这是许多经典建筑所没有意识到的。一座即兴的建筑因为光而产生了,光随时改变建筑的形态,运用光的感染力是我的建筑中最基本的东西。我的建筑经常被五六组不同的灯光所环绕。
我的所有关于光与物质的作品的主题集中在“瞬间与永恒”方面。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艳阳天或是阴霾密布,我的建筑都会根据时间与天气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貌。这种瞬间的脆弱与永恒的精神间的反差非常具有形而上的诗意。即时的元素:光线中的水滴、瞬间的闪光、朝生暮死的事物,当它们与建筑并置时,会出现一幅极度脆弱渴望永生的画面。在某种程度上,我的全部作品存在于现实、幻想与象征间。
在尊重“概念的创造”的同时,情感和直觉同样重要。我需要进入物质的层面,重建我的原始情感。为能唤起人们的情感,你必须首先体验到那种情感。建筑师是接受者,或者说是一个放大器或中转站,建筑师首先要恢复他对事物的第一感受,用最大能力去解释这种印象,最后使世界感受到它。
一名真正的建筑师必须是随时警觉的,随时准备吸取历史教训,揭示当代建筑设计感觉上的失败。真正的建筑师必须拒绝文化上的陈词滥调,拒绝复制、拒绝跟风。很多建筑建在错误的地点,没有精神,不美丽,也没有温暖,只有热爱生活、把灵魂融入建筑才能治疗这样的疾病。
·隈研吾:建筑从自然环境中退隐 08/06/18
·对话:威卢克斯 让建筑采光更自然 08/06/18
·万博奇迹 08/06/17
·中国住宅产业化十年论坛:十年盘点 08/06/15
·高志:城市综合体产品规划与设计 08/06/1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