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将住在哪里?——《美国新城市主义——重塑郊区大都市》
摘要:为了反对二战后郊区蔓延,美国新城市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并进行了很多实践。《美国新城市主义——重塑郊区大都市》一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新城市主义的理论、策略和实践,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目前,我国正经历迅猛的郊区化,应该从美国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和做法中学习什么?如何应对迅速蔓延的城市和迅速同质化的郊区?且从书中找寻些思路。
这本书由JohnA.Dutton撰写,比较全面地评述了美国新城市主义的理念、策略和实践。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作者认为,新城市主义的实践不是解决当代城市问题的惟一答案,作者希望有更多的人都来关心城市问题,找到更多的解决之道。
新城市主义出现的原因
提到新城市主义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词:蔓延(sprawl)。蔓延是二战后美国郊区化迅猛发展的结果。二战后,由于几个原因,郊区的扩张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美国八千六百万个住宅单位中,有三分之二是带有私家花园的独栋房子,大量居民们搬迁到城市边缘的独栋住宅中。由于大量郊区开发的建筑类别、形式甚至开发模式都极其类似,使郊区呈现着由高速公路、购物中心、停车场、住宅小区、汽车车库甚至死胡同所充斥的景观。人们把这种无序发展的传统郊区化发展模式称之为蔓延,具体说就是一种低密度、模糊的、单一用途、由少量快车道连接的集合开发模式。新城市主义认为“郊区化的问题不是由于丑陋”,而是由于这种增长方式带来巨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代价,作者以翔实的数据分析了这些代价,因此强烈反对这种郊区蔓延。
通过回顾郊区的起源和发展,本书作者认为今天的郊区化人口数量和结构同工业时代已经有很大相同,因此新城市主义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创造适合当今郊区人口数量和结构的生活模式。
新城市主义的理念
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核心是强调建筑和开放空间的联系。新城市主义认为这些联系形成了城市模式,应该把适当的城市模式应用到邻里中去,就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社会需求,恢复社区感。新城市主义者把蔓延归纳为五个主要原因:一是缺少区域规划造成生态和经济上的损失;二是缺少邻里设计,缺少社区感;三是分区规划政策和其他政府政策,促进了功能的分离;四是专业化和标准化促进了城市蔓延,缺乏全面的城市发展纲要;五是汽车和高速公路,改变了城市发展模式。既然新城市主义者认为,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郊区蔓延,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对蔓延的批判,建立这种新主张,重新协调建筑和规划的关系,解决现今郊区蔓延的问题。
新城市主义理念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以安德雷斯杜安伊(AndresDuany)与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ElizabethPlater-Zyberk)提出的传统邻里模式(TraditionalNeighbcrrhoodDevelopment,简称TND)和由彼得卡尔索尔普(PeterCalthorpe)倡导的公交导向模式(Transit-OrientedDeve1opment简称TOD)。
新城市主义大会(CNU,一个包括建筑师和规划师的组织)把对郊区的批判和思考归结成了一个宪章,这个宪章对城市和郊区的发展政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个运动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土地开发模式和建造规则的重要性,把这些工具也都当作规划设计的一部分。由于新城市主义者认识到:以前采用单纯的建筑运动是一种失败的模式,因此他们倡导一个包含非建筑师的联盟,包括设计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开发商、政府官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等,共同去改革当前的建筑和开发实践工作。
新城市主义的策略
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新城市主义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策略。新城市主义理念很多来自美国60、70年代大规模城市更新的失败经验,新城市主义者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未选择和社会对应的建筑和规划策略,因此,他们希望采用更加精明细致的战略,重现现代主义之前的丰富的城市形态,并将其运用到当前城市和郊区发展中。
建立新的方法论
新城市主义在项目设计、项目协商和项目展示三个阶段,都分别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阶段一: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拓展了项目所涉及的领域。
新城市主义重新设定了项目的定义,认为“在广义上包括分析研究、可行性分析、战略规划、地方法规、发展法规和战略实施”,这样就把单纯的项目设计和之前的规划、之后的实施都联系起来。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城市主义非常重视项目和城市结构之间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关系,试图把规划和实施都纳入项目设计之中。
与此相适应,新城市主义提出在三种尺度上展开设计:1、区域、都市和城镇,2、邻里、地区和廊道街区,3、街道和建筑。在每种尺度上,设计关注的重点都有所不同。
新城市主义的每一种做法都不是革命性的,但是综合在一起运用,通过各个专业的协调,的确体现了一种新的开发扩展方式。虽然他们不是很多建筑和城市理念的提出者,他们的贡献在于将这些理念编撰成建筑和开发行业易于为人理解的建筑规范。
阶段二:在项目协商阶段,新城市主义提出了“专家研讨会”的工作模式。
新城市主义者认为,为了保证规划的公证性和顺利实施,必须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达成共识。“研讨会”具体工作方式是由建筑师召集设计师、咨询师、客户和项目相关利益团体(邻居、政府雇员、官员)等组成工作组,连续共同工作,在项目现场举行会议,通过互相协商,共同形成一个总体规划大纲。这种方式不同于总建筑师作为总体规划的唯一设计者,强调了建筑师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重要性。研讨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与启发的手段,是推广建筑规划人员想法的场所(手段一般包括公共演讲、项目介绍和与地区政府、各种组织和机构会面)。当地电视台和报纸对研讨会将进行充分的报道,保证研讨会充分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也有助于监督规划的实施。作者举例说明了人们如何通过研讨会共同工作,制定总体规划,重点解决城市基本体系相关的四个方面:开放空间/空地、交通/停车、建筑、景观。
阶段三:在项目展示阶段,提出了有效的表现手段。
新城市主义者关注想法和表现间的关系。为了采取恰当而有力的方式去传播他们的理念,他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从单调的图表直到漂亮的规划渲染图和小插图。这一系列的沟通工具有助于和开发商、银行、工程技术人员、居民、媒体和其他建筑师间互相沟通。
例如,总体规划采用两种形式表现:约束性规划和描述性规划。约束性规划定义了公共领域的设计因素:道路体系、小块街区、专用的开放空间、景观特征、为公共建筑预留的位置等等。而描述性规划则描绘按此规划建成的屋顶平面图,目的不是为了描绘实际的设计效果,而是要表达出大致的建筑密度、建筑类型分布和建筑与开放空间的关系等等。它的任务是具象化,帮助公众理解规划效果。
另外,新城市主义者还通过鸟瞰图、透视图来表现城市空间。典型的新城市主义透视图通常选取正常视点:沿着居民区街道、在公园里、或者是在热闹的城镇中心和生机勃勃的人行道生活。
另一种重要的表现工具是采用比较推断法。例如,建筑师使用建设前与建设后的对比图,通常用鸟瞰图绘制,用来展示地段的现状、法规控制下的变化情况以及今后的建设目标。由于这些图画极其直观,是一种有效的交流和说服工具。它成功地向公众展示了那些干巴巴的、技术性法规与我们的建成环境是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漂亮的规划图、小图片和法规(往往是一个抽象的文件)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城市报告。最终,它们也可以成为建筑师们改造现代城市的工具。
·汶川地震灾情播报(5.20) 08/05/20
·李嘉诚44亿套现世纪商贸广场 08/05/20
·建筑观念:美国新城市主义 08/05/20
·从地震看中美建筑的不同 08/05/20
·地产骇客:另辟蹊径的玩家刘銮雄 08/05/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