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晋全公司所获地块仅经过2个回合便被收入囊中。据消息人士称,这块土地正是上海复地之前经过详细调研,并有意获取的一块土地。
公告则称,在完成之后,中合置业与九龙仓中国置业将就收购及发展该地块所产生的总成本及费用各出资50%。
“实际上,这并不是九龙仓第一次与内地企业合作。”一位熟悉九龙仓的地产人士称,“这些港资企业进入内地,很多都愿意寻求合作,来规避政府关系弱、市场不熟悉等不足。”
实际上,九龙仓在去年即与招商局地产以各占50%权益的方式,斥资10.1亿元联合买下苏州一幅面积达18.36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之后,两家公司又联手24.1亿元在南京拿地。
而2007年,九龙仓集团通过联手拿地的方式,在公开市场上获得了超过11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使得其在内地的土地储备达到836万平方米,涉及20多个项目。
资金
尽管今年房地产市场一直不太景气,但是九龙仓似乎并未受到影响,种种迹象反而表明,九龙仓将会继续加大内地投资力度。
九龙仓2007年业绩报告显示,其地产投资的盈利(约47亿港元)远高于地产发展的盈利(约11.3亿港元),其内地项目对九龙仓盈利的贡献十分明显。
其中,九龙仓在内地已经落成的3项商业地产北京首都时代广场、大上海时代广场和重庆时代广场,全年盈利增长了52%,远高于地产投资18%的整体增长;而九龙仓在内地的地产开发更获得了7.18亿港元的盈利,远高于2006年的200万港元,帮助九龙仓扭亏并大盈。
九龙仓集团董事会主席吴光正曾表示,公司目前在国内的土地储备已经相当丰厚,并正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增至近千万平方米,并长远地扩大于中国内地的物业。
而去年年底,九龙仓发布消息称,以增发方式募集近90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增加内地房地产开发项目。另外,相比内地房地产企业动辄60%到70%的资产负债率,九龙仓负债率仅25.6%,资金似乎并未成为九龙仓内地发展的阻碍。
成都遇阻
然而,正如不太平静的2008内地楼市和股市一样,九龙仓并非事事如意。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4月中旬在成都红星路广场地块“挖掘到了宋代的街道及古建筑约6000平方米”。而该项目开发商正是九龙仓集团。
据了解,该地块总面积达100余亩,是近年来成都中心CBD区域出让的最大一宗商业用地,堪称成都的“商务地王”。去年9月20日,九龙仓以8800万元/亩的价格竞得,其创造的总价72.4亿元仅次于同年7月在长沙诞生的92亿元“中国地王”。
根据当时地块出让文件,政府要求“得主必须在8个月内动工,3年半内竣工并投入使用”。而九龙仓2007年业绩报告显示,红星路广场项目正进行规划,初步工程已经于2007年年底展开。
据称,因为文物保护的问题,九龙仓集团已与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僵持起来。“九龙仓当然不愿意轻易放弃条件如此之好的地块。”有人士称。
·汶川地震灾情播报(5.13) 08/05/13
·影像志:震后余生(5.13) 08/05/14
·影像志:震后余生(5.12) 08/05/12
·复地入伙 九龙仓中国无锡破局 08/05/13
·案例:冠君REIT 迷雾中寻找灯塔 08/05/1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