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期的《财富》(中文版)上刊登体育营销大师麦克尔·佩恩(MichaelPayne)的多篇文章。他是奥林匹克营销的奠基者,“是国际奥委会首任市场总监及电视转播权和新媒体权利总监,在与萨马兰奇和罗格两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0多年的合作中,他成功地将奥林匹克运动由濒临破产的财政窘境救回,并打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庞大产业。他的著作─《奥林匹克大逆转》已经在全球范围以十多种语言出版,被萨马兰奇誉为“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体育商业著作”。”
麦克尔·佩恩
他的主要观点有:
奥运营销的十大胜负玄机
1.搞清楚对公司来说赞助奥运的真正机会何在
2.搞清楚能够获得哪些权利
3.对赛事期间运作的规划
4.贵宾款待——一生一次的经历
5.现场展示─将大众包容进来
6.广告─在混乱的注意力争夺战中脱颖而出
7.公共关系─让媒体也加入你的事业
8.记录整个故事
9.公司的内部激励
10.奥运会后的赞助激活
奥运: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品牌
举办奥运会,能够为一个国家提供最难得的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打造自己的国家品牌。有些国家每年要花数十亿美元的公关推广费用,在全世界进行自己国家品牌形象的管理和维护,目的是影响其他国家、其他市场上人们对于他们的看法。这些国家深深懂得,国家品牌、国家形象直接影响它们在世界上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不管最终目的是发展旅游业,改变外交和国内政策,还是吸引投资或援助和促进国际贸易,国家品牌的管理可以把国家形象包装得更为友好,更能让方方面面的潜在合作者认可和欣赏。
可以说,所有中国企业都将从这一“中国品牌再造”过程中受益。中国举办一届世界最高水平、高质量和成功的奥运会,将令更多的中国品牌马上可以借用国际领先、高质量和创新等品牌特性,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全世界市场上提升竞争力。
在对北京奥运会上竞技场面的记忆褪色淡化之后,从这次为期17天的盛事中获取的益处,将长久地伴随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发展。
别让杂音扰乱了你的计划
对赞助商来说,看准这个趋势,并坚定地向这个目标执行自己的营销计划,在此过程中与奥运会组委会紧密合作,进一步确保“奥运会取得成功”这个大目标的实现,才符合自己的最终利益,并符合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组织和机构的利益。
为什么这些与体育和奥运会无关的话题和矛盾焦点都会在奥运会这个大穹顶下体现出来呢?
与赞助商们被吸引到奥运会舞台上的原因一样,很多具有特殊利益的组织也被吸引来了。各种各样的组织会利用奥运会传递它们的信息,并专挑奥运赞助商下手,让所有人关注他们列出的事件。
对赞助商来说,该怎样理解和面对这样的情况呢?
因势利导,以及一点点创造力,会帮助赞助商将压力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助力。在前文所说的环境组织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抗议活动之后,可口可乐宣布他们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在所有的制冷系统中去除能够产生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几周之内,可口可乐公司从绿色和平组织的公敌,转而被称赞为行业的楷模。在悉尼,可口可乐第一次全部使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作的杯子分发饮料。
奥运营销:未雨绸缪
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当赞助商的一把手在奥运会结束后回顾整个过程时发出感叹说,“如果我当初能够真正认识到奥运赞助的实质,真正为此做好准备,我能够从这届奥运会中得到多大的发展机会啊!”但是,对很多这类的国内合作伙伴来说,奥运会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很遗憾,他们没有机会重来。
这些年来,每当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把这个问题提到我这里,我都会提供给他们下面这张核对清单。对照其中列出的一些要点,能够帮助你在最重要的考验到来之前,把脑子理清楚,并把路线看明白。
1.执行方案
2.现在就去做,别等到明天
3.风险和偶发事件的周密审核
4.贵宾接待计划
5.隐性市场侵权行为
·奥运拯救者 08/05/11
·欧圣获“中国驰名商标” 板行业洗牌大战在即? 07/12/11
·奥克斯:“A计划”曝光 07/09/09
·卫浴品牌挑战高端市场 07/07/11
·2008下半场 谁是奥运地产的“隐形冠军”? 06/07/1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