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其他 >> 正文
    消逝的文本聊天室
    https://www.guandian.cn 王正鹏2008-05-06 13:17:34 来源: [ 博客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致信编辑

       90年代末,中国追求最新潮的互联网时尚的人,是一个基本意义上的现代人群。

      1、1998年前后的聊天室

      1990年代末,中国追求最新潮的互联网时尚的人,是一个基本意义上的现代人群;2000年代普及使用互联网的人,反而不是一个现代人群。

      辩论这样一个话题,仍然为了引出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辩论。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标准来界定“现代化”这样一个极其宏大的题目。我的观点仍然是:没有完成口语文化向书面文化转型的国家,仍然不是一个现代国家,不管这个国家有多少普通意义上的现代符号:高楼、机械、流行、时尚……

      互联网聊天室在中国的出现,是一个小小的书面文化符号。作为一种最初的即时通讯工具,它引发的各种故事可以证明,一种书面交流技术的形成,即而到一种书面文化的形成,这中间的过程是多么的微妙和有趣。

      那些第一批使用互联网聊天室的人,是大学的工科学生、留学归来的创业者、工程师、外企的老一代白领。他们是这个国家里书面文化使用最为前卫的一批人。作为一个不断扩张的时尚,文字聊天室随之进入第二阶层的社会人群。这个时候,书面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2、见光死

      文字聊天室这种即时通讯工具,提供了一个所有陌生人同时感觉在一起的群体语境和两个人躲在一起的窃窃私语。私聊是每一个都想选择的方式。

      文字能够把人的身体与语境分开,把人的语言表态与时间分开。这种看似荒唐的结论其实一点儿也不荒唐。一个拿着水杯坐在椅子上的人,一会跑到电脑前敲几句话,一会儿继续回到椅子上喝水,对方对此浑然不觉。文字对于人的这样的分裂式交流的帮助,曾经是西方在建立所谓的西方文明式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显然很多人无法适应这样分立。尤其是在聊天室的第一次接触中。有的人当场向一个署名“清华丽人”求爱,有的人为一虚拟的“精灵男孩”茶钣不香,有的人坐着飞机跑到南方一个小城市去找自己的“我只在乎你”,有的人因为和一个“大力水手”的交往而生下了孩子。

      他们是早期幸运的故事中的一部分。一些人是后来的不幸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在一个小小的地下室里,有人见到了蓬头垢面的的白马王王,有人在小钣馆里吃一顿钣的工夫就被骗走了手机,有人失落地约会后发誓再也不上聊天室……

      这是2000年前后都市报上的热门社会新闻。他们将会成为历史的一个小小注解,告诉人们当一种新媒介出现的时候,它在社会学意义上遇到的障碍。北京、上海、广州的都市报纸的社会新闻,是社会学意义上展示一个口语文化的国家,如何在面对一种大规模的书面媒介时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惑。

    • <<
    • 1
    • 2
    • >>
    相关文章

    ·消逝的文本聊天室 08/05/06

    ·地产货币战争 08/04/13

    ·次级债危机:亚洲因祸得福? 08/04/13

    ·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三) 08/04/07

    ·谢国忠:系统崩溃 08/03/30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