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发布了2008年中国房地产发展蓝皮书。这份报告指出,从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销量下降、房价涨势趋缓来看,还不能证明中国房地产价格整体上已经或即将步入下坡路。
报告还称,尽管制约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的因素正在增强,但还不具有整体走熊的条件,不过,今年中国房价上涨幅度将大大低于去年。
《房地产蓝皮书》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李景国研究员分析认为,目前决定房价的要素主要有四:需求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依然很强;供地从紧政策使市场增量受限问题难以得到改观;目前房价出现大幅下降的拐点没有政策支撑;国内外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劳动报酬逐步增加,房地产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持续提高,导致房地产生产成本走高。从目前情况来看,上述基本因素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某些城市出现的房市交易量下降,市场观望氛围浓厚,并不能证明房地产下降的大拐点已经降临,至少提出该论点还为时尚早。
出席昨日新闻发布会的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建设部办公厅主任朱中一认为,房市是否到了拐点需要看数目、看实例,应该站得高一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地区、个别楼盘价格的上涨或下降都是正常的,就全国来说还不能算是拐点。
除了“拐点”论之外,蓝皮书还直言住房保障建设面临的四大问题:投入机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应量严重不足;部分城市政府建设住房保障力度不够。
对此,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指出,房价高位上涨很不正常。他认为,住房保障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有住房、居住公平理念的指导,而不仅仅是保障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一理念,住房保障政策不可能持续,而且容易发生偏移。
“如果土地资源被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人的利益所控制,大部分人就不可能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和实惠。”邹晓云提醒:“这种问题在土地资源比较充分的国家不会存在,也不会特别严重,但在中国尤其严重;让大多数人不能够购买到房屋,也不能够享受到土地带来的福利,就是不公平。”
邹晓云呼吁政府从制度和法律法规层面明确体现居住公平理念,政府的第一调控目标应该是公平,要在住房政策的设计上引入更多的公众参与。在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对中低收入者要有切实可行的倾斜政策。
·房价:广东供求趋稳 年内有望回暖 08/04/28
·社科院蓝皮书:今年强化政策 房价涨幅趋缓 08/04/28
·方兴地产“蓄水” 国企大鳄商业为王 08/04/27
·地产商民间借贷:命悬一线的博弈 08/04/27
·上海开发商欲打持久战 08/04/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