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各地正确对待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住房供应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稳定或降低房价和实现“住有所居”就指日可待了。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住房与房地产工作会议上,山东确定今后几年内,将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各项住房调控政策措施。今年年底前,各市(县、区)要全部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从今年至2010年,全省每年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5万套经济适用房。省内各市2008-2012年的住房建设规划将于今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在住房建设规划中,必须重点明确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的结构比例、建设规模,并落实到具体地块、项目等。省政府将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住房供应结构的政策要求,今后新审批、新开工住房建设,户型在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总面积的70%以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应量,不得低于总供应量的70%。
多年来楼市过热,房价暴涨,工薪阶层和普通民众只能望“房”兴叹,或举巨债购房沦为“房奴”,以至居者无其屋,民怨沸腾,引起中央高度关注。继前几年国家接连出台提高信贷和土地出让门槛、调节住房供应结构等宏观调控政策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社会建设实现“民生五有”的目标,其中之一便是“住有所居”。同时,报告提出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要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强经适房、廉租房建设和管理,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等。为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做出十分正确的战略部署,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那么,需要各级各地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去做的,就只“剩下”落实执行了。并且,在落实前面还应加上“狠抓”二字。“狠抓落实”四个字看起来似乎很“陈旧”,却是稳定房价和保障百姓民生诉求所必需的。
中央政府反复要求的经适房、廉租房建设及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房价的高低,归根结底由供求关系决定。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是供不应求的结果。本来就应该由政府承担和解决的中低收入家庭、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理所当然地要靠政府发挥职能作用,通过面向社会建设和提供经适房、廉租房等来增加住房供应量,以缓解、消除供求矛盾。现在各地的商品住房越来越大,动辄150平米、200平米,房均面积过大,自然投放市场的套数就大为减少,房均价格抬高,加剧了供求矛盾。如果严格按“90/70”的政策要求建设,房价就不会那么高,供求矛盾也不会那么突出。
房价的虚高和楼市的畸形无序发展,既是供求关系的市场因素使然,也是非市场因素所致,其中政策落实不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使楼市获得了“政策免疫力”,便是最大的非市场因素。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由于受不科学的发展观左右和对城市建设、城市形象的片面理解,把房产业泡沫看作是健康的产业经济发展,把高楼大厦、外在的浮华视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的主要标志,以至忽视了民生建设和百姓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由于受错误政绩观的驱使,使得他们一味追求GDP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以便捞取政治资本,而为房产业推波助澜无疑是一条捷径。因为把房产业这块蛋糕做强做大,就意味GDP的大幅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形象工程”的壮美和“政绩”的突出。而经适房建设免征土地出让金、减半征收审批费用,势必影响财政收入;住房面积的缩小、中低价位住房的增多,也势必影响GDP的增长乃至影响“城市形象”。
由此,一些地方便采取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惯用伎俩,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他们可能对国家政策广为宣传了,层层转文传达了,但只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在落实执行上缺乏有效的具体措施,难免使中央的政策措施在空喊中“搁浅”,未能真正实施。不是要求建经适房、廉租房吗?有的市、县就一年搞上十几套、几十套放在那里,做做样子,应付一下,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是要求户型在90平米以下住房必须达到70%以上吗?不但对这一规定根本不予理睬,从未达到要求,而且房子的面积越来越大,离要求越来越远。
商家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其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心也有待提高,单靠房地产商自觉主动地去遵守政策恐难以奏效。那么,在国家政策执行不力,公众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理当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推进政策落实的重任,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的职能作用,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山东这次是下达了经适房、廉租房“死任务”,与各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明确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今后到哪个地方调查、检查,不听汇报,不看图纸,只看地上实实在在“冒”出来的房子。这种做法虽有点“笨拙”和麻烦,却简单有效,值得借鉴。抓政策落实其实并不难,关键看是否切实履行职能,求真务实。
我们相信,只要各地正确对待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狠抓落实,不折不扣,随着经适房、廉租房的增加,住房供应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稳定或降低房价和实现“住有所居”就指日可待了。
·物业税“安能辨我是雌雄” 08/04/18
·3月福房指数报告:金融政策从紧 楼市成交理性回归 08/04/17
·广州首批经济适用房下月销售 08/04/14
·08楼市“三大悬念”亟待解 08/04/14
·樊纲:利益均衡与长期发展 08/04/1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